-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自理能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 章越 郑成敏 周先英)
关于自理能力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相当明确的定义,但是研究者对其的定义并无太大差别。自理就是自己承担或料理,它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马艳芳,2009)[1]这是马艳芳对其的一个简单的定义,另一位研究者解释道:自理能力是指个体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懂得生活常识,能比较熟练的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的能力。(陈金华,杜学元,2009)[2]因此,自理能力作为人的基本能力,它不仅包括了生活自理能力,还包括了劳动自理能力,有的研究者还提出了自理能力包括了求医自理能力。(陈刚等,2002)[3]
在学术界中,大多数研究者对自理能力的研究都把其界定在了生活自理能力的范围之中。所谓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晓晴,2010)[4]而我们在这里也将着重谈到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对于人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幼儿开始,一直贯穿到人生的最后阶段。对于不同的年龄的人来说,自理能力又有不同的具体含义。对于2~3岁婴幼儿来说,其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进餐、睡眠、盥洗、入厕、穿脱衣服和鞋子、管理自己的东西等几方面的能力;(潘燕等,2010)[5]对于儿童来说,所谓自理是指儿童会料理自已的日常生活、懂得分清生活常识, 能比较熟练地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困难, 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王正山,1994)[6]对于大学生来说,自理能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各种理性能力的基础,它是一种综合性能力, 表现为思想、学习、生活和社会工作等各方面对自己的锻炼、管理、调解、服务, 使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在社会自立, 相对于智能素质而言, 在某种意义上, 它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更为密切,具体来说包括独立思考,独立生活,自觉学习,自我控制,合理利用时间的能力;(朱湘红,2007)[7]对于老年人来说,生活自理能力是老人独立应对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包括穿衣、吃饭、洗澡、室内活动、用厕和控制大小便六个问题。(顾大男等,2006)[8]它较准确地测量了老人从事日常生活基本活动的能力以及照料需求,近似地反映老人的健康状况(Robine J. M. ,Mathers C. D. ,Bucquet D 1993)。[9]由此可以看出,生活自理能力在每个阶段都体现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而大学生的自理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除了料理基本生活,还有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接下来是对幼儿、小学生、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分析。
一、幼儿的自理能力
幼儿期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幼儿生活1自理能力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的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王春芝,2008)[10]幼儿自理能力是独立性的第一步,是幼儿自主自立的前提和基础。(陈玲,2002)[11]它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责任感、自信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以后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不少家长和老师反映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造成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如何培养好他们的自理能力,我们接下来将作详细的解释。
(一)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因素
目前,幼儿自理能力与社会的发展还不相适应。这个时代的父母对幼儿只注重对孩子智力的开发,而轻视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王芳,2009)[12]以至于许多孩子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会,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由父母来做,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已成为了家庭的一大问题。造成这个问题原因并不是因为幼儿的身心发育还未能达到实施这些行为的阶段,有研究指出,三岁左右的幼儿小动作的适应性已不断发展,精细动作1也开始协调。(池瑾等,2007)[13]所以,造成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并不是由于先天的原因,而是因为后天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
家长缺乏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意识
目前,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十分溺爱,过多的考虑幼儿在生活上的舒适、智力上的投资,把家庭教育片面理解成了对孩子进行读书、写字、画画等知识技能的训练,忽视吃饭、穿衣、睡觉和个人卫生等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14]他们认为孩子的这些生活能力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就会形成了,不需要刻意的去培养,所以他们不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造成了对他们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
家长对幼儿的身体缺乏正确的认识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还小,应该受到细心的照顾,这些小事等孩子长大了便可以做了。[15]因此孩子在家中一切能自己做的事情全部被家长包办代替,养成了懒惰和依赖心理,动手能力越来越差而变得迟钝。(邹平,2009)[16]幼儿的身体发展是需要不断锻炼的,一点一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