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 言
岱庄煤矿是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后简称淄矿集团)在济宁北建设的第二对大型现代化矿井,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境内,南距济宁市区约6 km,井田东西走向长约9 km,南北倾斜宽约7.2 km,面积约65 km2,于2000年建成投产,0万t/a,核定生产能力300万t/a,主采3上煤层,煤层厚度平均2.66 m,为优质低硫气肥煤。
由于井田地处济宁市城北城乡结合部,地面村庄等建(构)筑物密集,共有78个自然村,村庄下压煤量高达80 %。从矿井投产开始,岱庄煤矿一直应用条带法进行建筑物下压煤开采,并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条带开采的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实现了小变形宽条带开采。但是,由于岱庄煤矿建筑物压煤量大、面积广,可采出的煤炭资源相当匮乏,而现有条带采出率还不够高,仅能解放约50 % 的可采储量据统计,岱庄煤矿目前已有条带煤柱49个,累计条带煤柱可采储量已经达到1081.7万t。
针对岱庄煤矿村庄压煤严重,大量条带煤柱丢失的实际情况,淄矿集团岱庄煤矿、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矿大贝克福尔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开发固体废物膏体充填膏体充填实现岱庄煤矿条件下能够在不迁村、少赔偿的前提下安全、高效、高采出率地回收传统条带开采不能解决的条带煤柱,保证矿井可持续发展膏体充填对于煤矿,所谓固体废物膏体充填开采就是把煤矿附近的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劣质土、河砂或城市固体垃圾等固体废物在地面加工成无临界流速、不需脱水的膏状浆体,利用充填泵或重力作用通过管道输送到井下,适时充填采空区,形成以膏体充填体为主的覆岩支控体系,有效控制地表开采沉陷在建筑物允许值范围内,保护地下水资源不受破坏,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实现不搬迁采煤,解放村庄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上下煤炭资源,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并使固体废物得以资源化利用的现代绿色采矿方法与技术。
该项目曾在2004年提出。当时考虑到条带煤柱工作面短,为了尽可能减少短壁条带煤柱工作面充填与采煤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工作面煤炭产量,希望能够通过先对条带煤柱两侧的条带采空区进行充填来降低条带煤柱工作面本身充填要求,保证条带煤柱面快速推进,即所谓的“二次充填法”,设计的基本步骤是:首先通过对老采空区的充填,将采空区内的破碎矸石及其上覆破裂岩体固结为一个整体,以尽量恢复其承载能力;然后开采剩余的条带煤柱,并在工作面采用冒落区充填法(即在顶板冒落矸石未被压实之前,把膏体充填料浆压入矸石空隙)。由于老采空区膏体充填没有先例,难以把握第一次充填是否可行和能够做到什么程度,2005年4月~2006年4月,岱庄煤矿与中国矿业大学、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1304条带面老采空区进行了测试充填工作,但是,测试充填效果非常不理想,实际的钻孔充填量只有要求的百分之几,相差太远,说明老采空区充填不可靠,原来计划利用老采空区充填可以只建立较小充填系统来满足要求的目标难以实现,也难以降低条带煤柱工作面本身的充填程度要求,在岱庄煤矿条件下,条带煤柱不迁村开采必须依靠条带煤柱本工作面采空区的充填达到控制地表沉陷的目的,该条件下条带煤柱工作面不能采用冒落区充填法,必须采用全部充填方法。
本报告提出的固体废物膏体充填技术就是建立在老采空区测试充填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大步距隔离全部充填开采方法。
本项目研究成功以后,不仅为解决岱庄煤矿及济北矿区不迁村开采难题,最大限度地采出煤炭资源,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更重要的是为解放我国煤矿大量村庄等建筑物占压的煤层发展、形成一套 “高采出率、环境协调、高效安全”的新型不迁村膏体充填开采技术,这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意义的极富挑战性的开创性工作。
1 膏体充填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中国矿业大学关于煤矿膏体充填的定义为:所谓膏体充填就是把煤矿附近的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劣质土、城市固体垃圾等固体废物在地面加工成无临界流速、不需脱水的膏状浆体,利用充填泵或重力作用通过管道输送到井下,适时充填采空区的采矿方法。
21世纪中国煤矿研究发展膏体充填的根本目的是借助这种特殊的开采方法/技术解放村庄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上(简称“三下一上”)压煤、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控制地表沉陷、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和地表建(构)筑物不受或少受开采损害、实现煤矸石等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膏体充填是1979年德国在格伦德铅锌矿首先发展起来的第四代先进充填技术。
世界上记载有计划的矿山充填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废石干式充填、水砂充填、低浓度胶结充填、高浓度充填/膏体充填等四个发展阶段,一般认为:
第一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以废石干式充填为代表,充填的目的是处理废弃物。如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芒特莱尔矿和北莱尔矿在20世纪初进行的废石干式充填;加拿大诺兰达公司霍恩矿在20世纪30年代将粒状炉渣加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年级新教科版科学《水沸腾了》说课稿.pdf VIP
- 2019一级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水利工程)》真题带答案与解析.doc VIP
- 学会与父母沟通kt_,.ppt VIP
- 脑出血的分子生物学机制.pptx VIP
- 电除颤操作流程-电除颤操作流程.ppt VIP
- 医疗器械委托生产生产放行和上市放行管理制度.docx VIP
- 紫日电气ZVF9V变频器使用手册.docx
- 物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三),公路港到网络货运平台,传化与满帮为例,探讨我国公路整车物流最优解(202108).pdf VIP
- 新教材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解题方法提炼.pdf VIP
- 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 第三章 工业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