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通常是指某口服剂量实际到达血液循环的分数(F), 用于指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的一种量度,是评价制剂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由于通常静脉注射剂量的生物利用度等于1,故绝对生物利用度计算公式为: 相对生物利用度计算公式为: 三、清除率 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多少表观分布容积内的药物被清除掉。总清除率 Cl等于总消除速率常数dx/dt 对全血或血浆药物浓度C的比值 将上式右端从0→∞时间积分,可得: 对于非静脉给药,则: 对于静脉给药,则: 对于静脉注射给药,则: 四、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是清除率与平均滞留时间的乘积 仅适用于静注 静滴:k0 为滴注速度,T为滴注时间,X0为滴注剂量 血管外给药: 研究药物动力学吸收时,一般以ka值或Tmax表示吸收快慢,通过统计矩分析可以估计血管外给药的平均吸收时间MAT MRTni为血管外给药的平均滞留时间: 故MRTni包括吸收与消除的整个过程 例题 某药以50mg/h静脉滴注,7.5h后停止滴注,测得血药浓度如下: 求算各药动学参数 t(h) 0 2 4 6 7.5 9 12 15 C (μg/ml) 0 3.4 5.4 6.5 7.0 4.6 2.0 0.9 以后3点进行回归得斜率为-0.118 k=0.272h-1 AUC0→t=57.17,AUMC0→t=389.19 AUC= AUC0→t+Cn/ k=60.48 AUMC= AUMC0→t +Cntn/ k+ Cn/ k2 =450.98 MRTinf=7.46h MRTiv=MRTinf-T/2=3.71 h k=1/ MRTiv =0.270 h-1 Cl=X0/AUC=6.20 L/h 五、稳态血药浓度 当药物以某一剂量、用相等的间隔时间作多剂量给药后,在稳态时一个剂量间期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等于单剂量给药时曲线下的总面积。稳态“坪”浓度C 可用下式计算: 这里AUC 是单剂量给药后曲线下的总面积,τ为给药间期。 第四节 矩量法研究体内过程 剂型 吸收 溶解过程 崩解或分散 溶液剂 √ × × 混悬剂 √ √ × 散剂 √ √ × 颗粒剂 √ √ × 胶囊剂 √ √ √ 片剂 √ √ √ 不同剂型在体内的吸收途径 一、释放动力学 药物以固体剂型(片剂、胶囊剂)应用时,在吸收前还有崩解、溶出等过程 药物在剂型中 崩解、溶出 药物在溶液中 吸收 药物在体内 消除 MRTni 平均崩解时间(MDIT) 平均溶出时间(MDT) 溶出药物平均吸收时间(MAT) 药物在体内平均处置时间(MRTiv) 二、吸收动力学 在研究吸收动力学时,常以ka值或达峰时间表示吸收快慢。 MAT=MRTni-MRTiv MAT:平均吸收时间 MRTni:非瞬间方式给药后的平均滞留时间 MRTiv:静脉注射后的平均滞留时间 静滴时: 非静脉给药时: ka 例 题 某药口服给药的血药浓度数据如下,用统计矩方法求ka (C单位ng/ml) t 0.5 1 1.5 2 2.5 4 5 C 0.39 1.27 2.23 3.52 4.88 3.69 2.47 t 6 8 10 12 18 25 C 1.45 1.05 0.7 0.55 0.25 0.08 以后三点数据进行lgC-t回归,得 k=0.01607h-1 AUC=25.19+0.08/0.1607=25.68(ng/ml)h AUMC=166.93(ng/ml)h2 ka=3.60h-1 第五节 非房室模型和房室模型的优缺点比较 缺点:房室模型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常需要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而且模型的确定受实验设计和药物浓度测定方法的影响。 优点:房室模型能提供药时曲线的细节和相应的参数。模型建立较为简单。 统计矩理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在估算药物动力学参数时不依赖于隔室模型,而是以药一时曲线下面积为主要计算依据.不受数学模型的限制,适用于任何隔室。 虽然统计矩的公式推导依旧复杂(已经有专家完成了这些工作),但是公式的使用和经典房室模型相比简单得多。 不能提供药时曲线的细节,只能提供总体参数。 思考题 t(h) 0 0.165 0.5 1.0 1.5 3.0 5.0 7.5 10 C(μg/ml) 100 65.03 28.69 10.04 4.93 2.29 1.36 0.71 0.38 某药物静脉注射1g时得到下列药物浓度数据: 试用统计矩方法计算参数MRT,CL,Vss 第十二章 药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