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小 结 矿物质7种:钙、磷、钠、钾、氯、镁、硫 微量元素8种:铁、碘、锌、硒、铜、钼、铬、钴 维生素14种:脂溶性(A、D、E、K)、水溶性(B族+VitC) 水1种 营养素 VitA 营养状况评价指标 临床检查发现 生化指标:血清维生素A(灵敏度差) 视觉暗适应功能(排外视神经萎缩、色素性视网膜炎、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血糖过低和睡眠不足等) 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 维生素D(vitamin D) 摄入途径:皮肤紫外光照射可以合成 膳食摄入 结构与特性:类固醇衍生物 麦角钙化醇(D2) 胆钙化醇(D3) VitD 吸收和代谢 具有生物活性的1,25-(OH)2-D3的生成受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和血中钙、磷浓度水平的调节。 无活性的维生素D需经肝、肾二次羟化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故当肝、肾功能不全时,维生素D的活性也减低,继而影响骨的代谢。 VitD 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功能:促进钙磷吸收(小肠) 促进骨质钙化和骨质溶解 促使钙磷的重吸收(肾脏) 缺乏症:VitD缺乏导致佝偻病(婴幼儿) 骨质软化症(成人) 骨质疏松症 VitD 供给量 1IU VitD3=0.025ug VitD3 18岁以下 成年人 孕妇、乳母 10ug(400IU) 5ug(200IU) 10ug(400IU) VitD 来源 来源: 1.通过皮肤获得。 2.通过食物摄入:主要存在于鱼肝油、沙丁鱼、肝、蛋黄等动物性食物中。 3.瘦肉、奶含量较少,故常在鲜奶与婴儿配方食品中强化维生素D。 VitD 营养状况评价 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非特异性指标) 血浆25-羟VitD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维生素E(vitamin E,生育酚) 性质 1)脂溶性,不溶于水; 2)对氧敏感,易氧化破坏,特别是光照、热、碱、铁和铜等可加速其氧化; 3)在酸性或无氧条件下较稳定。 维生素E 吸收与分布 1)小肠上部吸收,胆汁、胰液和脂肪促使其吸收。 2)组织中,以肾上腺、垂体、睾丸和血小板浓度最高;细胞中,线粒体内含量最高。 3)脂肪、肝脏和肌肉是VitE最大的储存库。 食物来源:各种油料种子及植物油 VitE 生理功能 强的抗氧化作用:保护多烯脂酸(PUFA),维持生物膜的正常功能,防止VitA、VitC、含硫酶和ATP的氧化。 VitE和硒都是抗氧化剂,可协同作用。 提高免疫反应,预防衰老 预防癌肿 维生素E与动物的生殖有关:与精子生成和繁殖能力有关,但与性激素分泌无关。 VitE 适宜摄入量(mg) 男 女 0~ 1.4 1.4 0.5~ 2.1 2.1 1~3岁 3.2 2.9 4~6岁 4.5 4.4 7~10岁 6.7 6.0 11~13岁 9.9 9.6 14~17岁 11.3 11.8 18~ 14 12.6 VitE缺乏症少见 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 维生素E几乎储存于体内各个器官组织中; 维生素E不易排出体外。 维生素C(抗坏血酸) 结构与特性 无色无味的片状结晶,酸味,溶于水,稍溶于丙酮与低级醇类。 结晶的VitC稳定,水溶液易为大气中的O2破坏;微量重金属离子可加速VitC的氧化过程。 VitC 吸收与代谢 吸收:通过扩散或靠钠的主动输送机制而由肠道吸收,并在血液中循环。 排泄:主要从尿排出,粪及汗液也能排出少量。尿中排出的VitC大多变成了其它代谢产物如草酸、苏氨酸等。 VitC 生理功能 构成胶原 促进铁和钙得到更好的利用 促进叶酸得到更好的利用 参与酪氨酸的氧化 促进胆固醇代谢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抗肿瘤作用 抗氧化作用 VitC 缺乏症 早期症状大多是非特异性的。严重缺乏所引起坏血病,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脆性增强、牙龈、毛囊及其外周出血,重者皮肤粘膜、甚至内脏出血,以多处出血为特征。 牙龈肿胀、萎缩而导致牙根暴露、脱落。 骨钙化不正常和伤口愈合缓慢。 VitC缺乏引起的口腔病变 VitC 营养状况评价 VitC的尿负荷试验:口服500mg维生素C,4小时后尿中排出3mg以上为正常。 血浆中VitC浓度的测定:反映近期VitC摄入情况,不反映机体储备水平。 白细胞与血小板中VitC含量:衡量体内VitC的营养状况。VitC的含量如低于20mg/100ml,表示机体内VitC不足,坏血病患者低于2mg/100ml。 VitC 供给量和来源 DR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