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八节心肌疾病的护理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掌握】 心肌疾病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熟悉】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 心肌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要点。 【了解】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要点。 心肌病的分型及诊断、治疗要点。 心肌疾病 是指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 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脏瓣膜 病及先天性心血管病以外的,以心肌病 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包括心肌炎、 心肌病。 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WHO/ISFC,1995) 分类:以病理生理、病因学和发病学为基础 扩张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限制型心肌病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未分类心肌病(克山病) 特异性心肌病 一、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 (一)疾病概述 1.病因 不明,部分与遗传有关,约20-30%有家族史; 亦可能与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和免疫有关; 部分病例发病与妊娠、分娩、内分泌异常、酒精中毒有联系; 病因非常明确时则应列为特异性心肌病。 2.发病情况 发病率为13~84/10万,上升趋势 男性多于女性。 病死率高,疾病的任何阶段均可死亡; 3.疾病特点 易合并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和栓塞; 一侧或双侧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 心腔扩张很严重,可有轻度心肌肥厚或萎缩,可产生心力衰竭 预后不良,发病后5年存活率40% ,10年存活率 22% 。 年轻患者主要死因: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年龄 40岁患者主要死因:顽固性心衰。 (二)临床表现 (三)治疗要点 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 避免其他损害心肌的因素,如饮酒、某些药物。 低盐、休息、戒烟酒。 目前原则为针对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慎用洋地黄 ?2-R阻滞剂小剂量开始,长期使用延缓病情进展 抗心律失常 口服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防治血管栓塞性疾病 改善心肌代谢 (一)疾病概述 基本特征: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以左心室和右心室肥厚为特征。 基本病理:左室血流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 分类:根据左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可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 起病缓慢,青年猝死的常见原因。 (二)病 因 本病常有明显家族史(约占 1/3),目前认 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肌节收缩蛋白 基因突变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表现为儿茶酚 胺分泌增加或对其反应异常致心肌细胞钙质 负荷过重。 另有人发现本病与HLA类型有关。 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 多数患者可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悸、胸痛 晕厥、神志丧失、甚至猝死。 晚期可有心力衰竭 体征 心脏轻度增大,胸骨左缘第3~4肋间或心尖部可闻及收缩中晚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 (四)治 疗 目标:缓解症状,控制心律失常 原则:驰缓肥厚的心肌,防止心动过速及维持正常 窦性心律,减轻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和抗室性 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及钙通道阻滞剂。 避免使用增强心肌收缩的药物,以免加重流出道 梗阻。 对重症梗阻性患者可作介入或手术治疗。 (五)预后 成人10年存活率80% ,小儿10年存活率50%; 病程长短不定,多死于心律失常,心衰较少见 成人死亡原因:猝死多见 小儿死亡原因:心力衰竭多见,其次为猝死 猝死的原因: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颤 三、心肌病病人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发病情况和病史 重点评估加重心肌损害的因素。扩张型 心肌病诱发因素有劳累、感染、毒素作用及 乙醇中毒等。情绪激动、高强度运动、高血 压可促使肥厚型心肌病发病的促进因子。 2、身体状况 起病缓慢 (2)体征 心界:向两侧扩大(普大) 心音:S1↓,可闻及S3、S4、奔马律(75%) 心律:各种心律失常 杂音:二尖瓣区、三尖瓣区SM 肥厚型心肌病 (1)症状 重要脏器血供不足 心输出量下降 左房淤血 杂音特点 屏气、剧烈运动、含服硝酸甘油时,此 杂音可增强; 下蹲或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使心肌收 缩力降低或左心室容量增加,可使杂音 减轻。 (二)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1.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病变使心脏收缩力减退, 心搏出量减少有关。 2.恐惧 与病程长、治疗效果不明显、有猝死的危险有关。 3.气体交换受损 与心力衰竭有关。 4.胸痛 与肥厚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有关。 3.潜在并发症 (1)栓塞 与心腔内附壁血栓脱落有关。 (2)心绞痛 与肥厚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相对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