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麻醉及其麻醉药的应用 简史 1798年,英国化学家Humphry Davy开始研究氧化亚氮(N2O)的化学和作用机制。他自己吸入N2O后牙痛消失,并发现N2O可以使人产生类似歇斯底里的现象,故取名“笑气”。他于1800年发表了研究成果,建议将N2O用于手术,但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1842年,美国Crawford Long首次应用乙醚麻醉进行手术。 1846年10月16日在马萨诸塞总医院演示乙醚麻醉进行外科手术获得了成功。这被认为是近代麻醉学的开端,麻醉从此进入了历史的新纪元。 1847年苏格兰产科医生Jsmes Simpsoon首次使产妇吸入氯仿用以无痛分娩,由于氯仿的给药和控制均较乙醚容易,加之气味芬芳,不容易燃烧爆炸,所以立即得到普及。 20世纪20年代后的20余年间先后发现了环丙烷、氯乙烷、乙烯醚、三氯乙烯等等,但这些麻醉药因易燃易爆或毒性较大等原因未能广泛应用。 氟烷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问世的新型吸入麻醉药,由于麻醉作用强,诱导迅速平稳,苏醒快,手术恶心呕吐少,以及不易燃烧爆炸而被广泛应用。 20世纪50年代末期出现了甲氧氟烷,它对循环的抑制以及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敏感的作用均比氟烷轻。但甲氧氟烷在体内容易进行生物降解,使肾和肝受损,因而后来使用日益减少,渐趋淘汰。 1963年Terrell合成了恩氟烷。恩氟烷与甲氧氟烷。氟烷不同,在体内生物降解少,对肝、肾毒性小,易保持心率稳定,在血中溶解度低,麻醉深度易控制,苏醒较快,且无其他不适,因而至今仍在广泛应用。 随后合成的异氟烷有一定异味外,其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几乎均较其他含氟麻醉药优越,故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因价格昂贵、对呼吸道有刺激性、镇痛作用尚不完善的原因,故也未尽理想。近年来又研制了新的氟化麻醉药如七氟烷、地氟烷、氟环丙烷、氯氟甲乙醚等。 麻醉系指感觉消失特别是痛觉消失而言,良好的麻醉效果是进行外科手术的必要条件。麻醉药根据作用及给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两种。 一、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能阻断各种神经冲动的传导,它首先抑制触觉、压觉和痛觉。在浓度增加时也能抑制运动神经的功能。 局麻药的化学成分一般分为3个部分:亲脂性的芳香环、中间链接部分和亲水性的胺基。 酯类:普鲁卡因、可卡因、丁卡因、氯普鲁卡因、丙美卡因、奥布卡因等。 酰胺类:利多卡因、辛可卡因、布比卡因、甲哌卡因等。 常用局麻药的比较 局部麻醉分类 1、表面麻醉:将药物溶液直接点滴、涂抹、喷射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麻痹,用于口腔、鼻、咽、喉、眼及尿道粘膜等手术。 2、侵润麻醉:沿手术切口线分层注射局麻药,阻滞组织中的神经末梢,称为局部浸润麻醉。 3、区域阻滞麻醉:围绕手术区,在其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以阻 滞进入手术区的神经干和神经末梢,称为区域阻滞麻醉。可通过环绕被切除的组织作包围注射,或环绕其基底部注射。 4、静脉局部麻醉(神经及神经丛阻滞):肢体近端上止血带,由远端静脉注入局麻药以阻滞止血带以下部位肢体的麻醉方法称静脉局部麻醉。 二 、 全身麻醉药 吸入用麻醉药 1.吸入用麻醉药是一类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小分子的气体或易挥发的液体。 2.化学结构类型:脂肪烃类、卤烃类、醚类及无机化合物。 3.特点:易挥发,化学性质稳定,脂溶性较大,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使用时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随呼吸进入肺部,借分子的弥散作用,分布至神经组织,发挥全身麻醉作用。 最早应用于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药 1.乙醚(Ether,1842年) 2.氧化亚氮N2O(Nitrous Oxide,笑气,1844年) 3.氯仿(Chloroform,1847年) 其中乙醚易燃易爆,气味难闻,刺激呼吸道使腺体分泌增加,易发生意外事故,现已少用; 氯仿毒性大,在临床上已废弃不用; 氧化亚氮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及毒性低等优点,但麻醉作用弱,现也少用。 发现:在低分子量的烃类及醚类分子中引入卤原子,尤其是氟原子,可降低易燃性,增大麻醉作用。出现了有应用价值的氟代烃类(也称氟代醚类)麻醉药 【常用药物] 静脉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又称非吸入性全身麻醉药 静脉给药 麻醉作用迅速 对呼吸道无刺激 不良反应少 使用方便 目前在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 最早应用的静脉麻醉药是超短时作用的巴比妥类药物硫喷妥钠,为常用的静脉麻醉药。 硫代巴比妥类脂溶性较大,极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很快产生麻醉作用。由于药物迅速地由脑组织分布到其他组织,因此麻醉持续时间很短,一般只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doc VIP
- 川教版(2019)初中信息科技Python编程复习单.docx VIP
- DTII(A)带式输送机计算书(带表1-4)Ver1.2(95版)(2012.12.18).xls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财务管理培训.pptx VIP
- 麻醉前肺功能评估.ppt VIP
-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水平二教案.pdf VIP
- 贵州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pdf VIP
- 博物馆学概论课件:博物馆藏品管理历史、藏品意义与藏品研究.pptx VIP
- 2025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必背法律条文.pdf VIP
- SEO培训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