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品与一类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要点.ppt

麻醉药品与一类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疼痛治疗选择药物的原则 ⑴轻度疼痛首选第一阶梯非甾体类抗炎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 ⑵中度疼痛选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⑶重度疼痛选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同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⑷晚期癌症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无极量限制,但应严密注意监控不良反应 * 重要意义 三阶梯用药是镇痛药临床应用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它符合科学的合理用药基本要求。由于强调从非阿片类用起,逐渐升级,不仅增加了用药的选择机会,还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药物依赖的发生。 *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1.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 疼痛类型、疼痛强度和治疗效果是选择药物的依据。癌痛患者应按WHO的三阶梯治疗方案来指导用药,对于未接受过疼痛治疗的轻、中度疼痛患者,首先应给予非麻醉性镇痛药;如果已经使用了第一阶梯药物仍有疼痛,应加大非麻醉性镇痛药的剂量并加用第二阶梯的弱麻醉性镇痛药;若无效,可考虑选用第三阶梯的强效麻醉性镇痛药。 止痛药物“天花板效应”是指当药物增加到一定剂量后,疼痛仍不能控制时,再增加剂量也不能提高止痛效果,反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第一阶梯药物非阿片类药(主要是非甾体类(NSAID)止痛药)和第二阶梯药物弱阿片类药(如可待因等)都会有“天花板效应”。 吗啡无天花板效应。 *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1.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 对急性疼痛患者,主张使用速效和短效药物,如即释吗啡、芬太尼针、哌替啶针等,需持续镇痛的患者可通过持续给药的方式达到长时间镇痛 对慢性疼痛患者,主张使用控释药物,如缓控释吗啡、芬太尼透皮贴剂,以达到最小的血药浓度峰谷比,如出现暴发痛,可用速效药物加强镇痛。 *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2.选择给药途经 应以无创为首选途经,选口服或贴剂,有吞咽困难或芬太尼贴剂禁忌症选经舌下含化或直肠给药,对前二种途经给药疗效不明显则可肌注或静脉注射,对于全身镇痛产生难以控制的ADR时,选用椎管内给药或复合局部阻滞疗法。 * 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3.制定适当的给药间期: 根据药品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制定合适的给药周期,达到最小的血药浓度峰谷比。如各种吗啡控缓片的镇痛作用在给药后1小时出现,2-3小时达高峰,可持续12小时;而静脉给吗啡,在5分钟内生效,持续1-2小时;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作用在首贴后6-12小时出现,持续72小时,因此每3天给药一次即可。 * 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4.调整药物剂量 在疼痛治疗之初有一个药物剂量调整过程。 每日疼痛反复发作超过4次可能存在药物剂量不足,可适当增加剂量,增加幅度一般为原用药剂量的25%~50%,最多不超过100%,以防止ADR造成的危害。 疼痛减轻的患者,渐进性剂量下调约每天25%~50% ; 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首先停药1~2次,再将剂量减少50%~70%,然后加用其他种类的镇痛药,逐渐停掉有反应的药。 * 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5、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可加强镇痛效果,减少用量,减轻ADR 加NSAIDs,对于骨转移、软组织浸润、关节炎、筋膜炎及术后痛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 糖皮质激素对于急性神经压迫、颅内压增高等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三环类抗抑郁药是治疗神经痛,并改善潜在抑郁和失眠较理想的药物 对骨转移引起的疼痛,除了放射治疗和上述药物治疗外,降钙素也是比较有效的药物。 * 尽可能口服给药 简单、经济、易于接受 稳定的血药浓度 与静脉注射同样有效 更易于控制和更有自主性 不易成瘾及产生耐药 Portenoy RK: Compr Ther 1990; 16:60; Principles of Analgesic Use, ed 3. Skokie. III, APS, 1992, p 10: Rane A et al: Acta Anesthesiol Scand 1982: 74(suppl):102. * 与其他无创给药途径相比,口服给药吸收影响因素少;吸收完全;调整剂量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因此,慢性疼痛(癌痛)患者能口服的要尽量口服,只有在严重、持续呕吐不能吞咽等情况下,才考虑其他给药途径。直肠给药通常适用于无法口服的患者或儿童;舌下给药可用于突发痛的处理;皮肤给药的吸收受个体差异影响,起效慢,作用持续时间长,故剂量不易调整,也存在残余药膜回收问题,多用于不能口服及稳定性疼痛患者。鉴于此,WHO三阶梯止痛原则推荐,癌痛治疗首选口服给药途径。 * 口服给药方式是最佳途径 按时给药 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如每隔12小时一次,无论给药当时病人是否发作疼痛。而不是按需给药,这样可保证疼痛连续缓解。 * 镇痛药的给药原则 过量 镇痛 疼痛 PRN给药方案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