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強化古蹟及歷史建築火災預防自主管理指導綱領-修正對照表.doc
強化古蹟及歷史建築火災預防自主管理指導綱領-修正對照表
103年7月25日消署預字第1030500860號函修正
修正 現行規定 說明 強化古蹟及歷史建築火災預防自主管理指導綱領 強化古蹟歷史建築物火災預防自主管理指導綱領 名稱:修正為「強化古蹟及歷史建築火災預防自主管理指導綱領」。 一、 依據:行政院98年4月14日中央災害防救會報第11次會議院長裁示事項。
一、 依據: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98年5月15日災防減字第0989960054號函頒之「強化古蹟歷史建築物防災救災方案」。 修正為:「依據:行政院98年4月14日中央災害防救會報第11次會議院長裁示事項。」 二、 目的:古蹟、歷史建築為國家重要文化資產,由於構造傳統且年代久遠,抗災性遠較現代建築薄弱。為強化此類場所之安全防護,完善場所自身之火災預防及災害應變管理機制,特訂定本綱領。 二、 目的:古蹟歷史建築物為國家無法替代之重要文化資產,由於構造傳統且年代久遠,抗災性遠較現代建築薄弱。為強化此類場所之安全防護,完善場所自身之火災預防及災害應變管理機制,特訂定本綱領。 參酌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用語將「國家無法替代之重要文化資產」修正為「國家重要文化資產」,及「古蹟歷史建築物」修正為「古蹟、歷史建築」。 三、 適用場所:文化資產保存法第3條第1項第1款、第14條第1項、第15條第1項所稱之古蹟及歷史建築。 三、 適用場所:符合文化資產保存法第3條第1款、第14條第1項、第15條第1項所稱之古蹟及歷史建築(包括依消防法應實施防火管理之場所及消防法未規定應實施防火管理之場所)。 刪除「符合」文字,及明列引用條文為「……文化資產保存法第3條第1項第1款、……。」
刪除「(包括依消防法應實施防火管理之場所及消防法未規定應實施防火管理之場所)」等文字。
四、 場所特性概要:
(一) 用火致災因子:
1、 早期興建之古老木造建築物,建材裝潢或內部擺設以易燃材質居多。
2、 寺(宮)廟可能有放置大量金紙,且多有祭典使用線香、蠟燭、油燈、香爐、合香器具等火源,增加建築物內可燃物及引火危險。
3、 寺(宮)廟遶境、祭祀活動,其香擔、神轎常有暫置其他寺(宮)廟內,其內之香爐、香末、金紙、煙火等,如未實施安全管理,可能因不慎而起火。
(二) 用電特性:
1、 用火用電設備或線路,多較為老舊線路,且大量使用光明燈、延長線等;另香擔裝飾照明、彩色燈光設備以延長線接廟內電源,火災潛在危險性較高。
2、 陳列展覽物品之光源,如使用白熾燈泡,亦可能成為起火原因。
3、 內部人員使用電器方式,如欠缺防火意識,可能不當使用電器或過載使用。
(三) 修復施工:
古蹟、歷史建築之修復,匠師工具可能不限於傳統手工具,而使用電動機具,因而可能於修復期間產生火源或機具動力使用燃料助長火勢規模擴大等,而提高火災危險性。
(四) 縱火危險:
暫定或新指定古蹟或登錄歷史建築,若影響土地開發,易遭有心人士縱火破壞。
(五) 天然災害:
地震時造成古蹟、歷史建築內物品掉落、結構崩塌,火源、燈具易傾倒、掉落造成火災危險性。另古蹟、歷史建築如無設置及定期維護避雷設施,可能有落雷起火燃燒之危險性。
(六) 避難管理:
1、 古蹟、歷史建築一般為開放供不特定民眾參觀之場所,為防止民眾攜出文物書籍或便於參觀,而有限定出入口情形,易造成避難上的障礙,或於辦理活動期間出現人潮擁擠之情形。
2、 參觀人員或訪客,對建築內部空間可能不熟悉,不利災時逃生避難。且偶有人員錯過關閉時間而留滯或蓄意逗留之情形,致未能確實掌握收容人員之情形。
3、 照明設備可能較為不足,視線不明,影響逃生順暢。
4、 通道一般較為狹隘,或有堆積或放置物品之情形,如有緊急事故易影響避難通行。
(七) 其它:
1、 周遭商業活動可能使用火源,或相鄰建築物有堆積物品佔據防火間隔等情事。位於人口稠密地區,有遭附近建築物起火延燒之危險,位處偏遠人口稀少地區,可能有發生火災無人通報消防機關或無人實施初期應變之情形。
2、 管理人員或有防災意識不足,而缺乏預防火災危險之意識。
3、 消防機關火災搶救人員可能不熟悉古蹟、歷史建築存放重要文物位置,救災時未優先搶救而造成損傷。
四、場所特性概要:
(一)一般通則:
1、 供不特定民眾出入之場所。
2、 為防止民眾攜出文物、書冊,有限定出入口。
3、 古老木造建築物,火災潛在危險性較高。
(二)避難管理:
1、 出入口受限,易造成避難上的障礙。
2、 參觀人員或訪客,對建築內部空間可能並不熟悉,不利災時逃生避難。
3、 照明設備較為不足,視線不明,影響逃生順暢。
4、 偶有人員錯過關閉時間而留滯或蓄意逗留之情形,致未能確實掌握收容人員之情形。
5、 通道一般較為狹隘,亦有堆積或放置物品之情形,如有緊急事故極易影響避難通行。
(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