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模拟测试 江苏省邳州市炮车中学高三语文.doc
江苏省邳州市炮车中学04-05学年高三期中考试模拟试卷语文3
2004.10
第Ⅰ卷(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B.C.D.
A.把横向编联简册的组绳称作“纬绳”、“纬编”是理所当然的。
B.孔子读《易》,竟然多次翻断了简策的编绳。
C.既然“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把“韦编”写作“纬编”是合理的。
D.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纬(韦)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
8.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尚未见到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可能是错误的。
B.只有“韦编三绝”的“韦”是皮做的绳子,其余编联简册用的“韦”都是“素丝编” 和“青丝编”。
C.历史上未见到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册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 被释为皮绳是错误的。
D.“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只见于史书的记载,而尚未见到过用皮绳编联简册的实物。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组是( )
A.作者认为“韦”不作“熟牛皮”讲的一个原因是,“韦”应是“经纬”的“纬”的假借字。
B.作者除了援引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的论述,还考证了我国古代有关编联简册的
记载和实物。
C.我国已出土的古代的竹简都是用“素丝编”或“青丝编”编联的,而编联木简则用麻绳。
D.简书的竹简是横排的,像织布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绳子是纵向的,像织布的纬线,所以把它称作“纬绳”或“纬编”。
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把汉人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句中的“汉人”指的是汉族人,因为当时少数民族还没有使用简册。
B.“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易》,指的是《周易》,
春秋时期即已传世。
C.本文作者对“韦”字做出了新的解释,但这并没有改变成语“韦编三绝”的含义。
D.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人们借助汉字表意的特性,在文献考订中,常能有新的发现。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
(2)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3分)
(3)王谁与为善?(2分)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1) 这首诗用极其凝练的笔墨,描画出一幅深山雪夜借宿图。首句“日暮苍山远”勾画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赏析。(2分)答:(2) 尾句“风雪夜归人”中的“人”,有人理解为客人,有人理解为主人,你怎样理解?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答: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①秋天的挂号信是故乡的一枚红叶托来的。那叶子虽然失去了夏日的翠绿与鲜活,但千丝万缕如云如织的红晕,仍然显示着生命饱经沧桑而不衰竭的光泽。仔细阅读,总能品出满心满目的沉重。
”?因为红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一切都未曾老去,也绝不会老去”除了表现了作者思乡的情愫是永恒的外,还有什么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坐在城市的秋天里,遥祭天边属于红叶的怀想,许多人许多事便在红得烂漫的季节踏歌而来”一句,是指作者驰骋瑰丽的想象,向往那充满幻想的火热的生活。
B.本文成功地使用了象征手法,“红叶”作为作者的感情寄托对象,被描写得意象鲜明,饱含了作者的美好感情。
C.“霜早早地落了,童心里飘漾的一湾亮绿,立时被腾起的深色写意所笼罩”一句,“深色写意”指秋天的雄浑景象,但在一个孩子眼里却是满眼的肃杀景象。
D.本文用“红叶”象征母亲一生轰轰烈烈的平凡与伟大,文中引用诗句更增添了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E.文中关于母亲赞美红叶、临终要求拣红叶、“她的笑永远地印在了那把红叶之上”等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红叶的偏爱,说明母亲不奢求生活的浪漫。
六.(12分)
22. 用“中国的书法”开头,重组下列句子,不改变原意()书法家就是运用这支笔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于十二矿优化劳动组织的调研报告.docx VIP
-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pdf VIP
- 关于十二矿优化劳动组织的调研报告.doc VIP
- 2025年财会类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docx VIP
- 旅游咨询项目创业计划书.pptx VIP
-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2025江西鹰潭市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留置看护勤务辅警8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浅析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与监管——以蚂蚁金服为例.doc VIP
- 旅游咨询创业计划书.pptx VIP
- 【0181】46页PPT数字化建设项目总体规划蓝图(豪华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