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 效率包括两层意义: 一是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 二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转效率的影响 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从总体上讲,真正的税收效率必须体现公平的要求,必须是大体公平的 当然,两者的统一并不是绝对的,就某一具体的课征活动来说,会有矛盾和冲突。因此,在税制建设和征收管理上才有两者难以兼顾的说法。 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一)公平类税收原则 受益原则,是指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能力原则 ,征收以各社会成员的能力为标准 西方税收理论认为,如果对边际效用大的收入和边际效用小的收入征同样比例的税收,则前者的牺牲程度要大于后者,这样的税收就是不公平的。所以,为使每个纳税人牺牲的总效用相等,就必须对边际效用小的收入征高税,对边际效用大的收入征低税。或者说,对高收入者征高税,对低收入者征低税。 (二)效率类税收原则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在保证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应有利于经济发展 征税费用最小化,在征收既定税收收入前提下,尽可能将征纳费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确实简化原则 ,对税制要素,要在税法和征管法上作出明确而清晰的规定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二、税负转嫁形式 三、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 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是: (1)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而且价格的升降是由税负转移引起的; (2)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结果必然导致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 (3)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 税收归宿一般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二、税负转嫁形式 1、前转,又称顺转嫁,是指纳税人通过交易活动,将税款附加在价格之上,顺着价格运动方向向前转移给购买者负担。是基本形式,也是最典型和最普遍的转嫁形式。 2.后转,也称逆转嫁,是指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商品(劳务)的价格,将其缴纳的税款冲抵价格的一部分,逆着价格运动方向,向后转移给销售者负担。属于由买方向卖方的转嫁。 3、消转是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纳税人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自行补偿其纳税的损失 4、税收资本化是后转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纳税人在购买不动产或有价证券时,将以后应纳的税款在买价中预先扣除。 三、税收转嫁的一般规律 1.商品价格弹性 2.垄断程度 3.生产要素流动性 第八章 税收原理 第八章 税收原理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 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第三节 税收原则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第八章 税收原理 “我们现在写信,是敦促你们将国家利益置于政治考量之前。为了我们国家的财政健康和民众的福利,我们请求你们对年收入100万美元以上的人加税……我们作为忠实的公民提出这样的请求。 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选择,要么我们偿还债务,为未来做好储备;要么我们逃避金融责任,损害国家的潜力。我们的国家有恩于我们,他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基础。现在,我们希望能够保证这样稳固的基础,以便其他人和我们一样成功。、 请为我们的国家做正确的事情吧,提高对我们的征税吧,谢谢!“ ——美国200位富豪联名上书奥巴马总统,主动要求多征税。 第八章 税收原理 奇奇怪怪的税收 /zhzx/2011-03/21/content_244378.htm 肥尸税,开窗税,风景税,洗脸税等等 “皇粮国税,古已有之。”的确,中国的税收已经经历了数千年。夏朝的“贡”,商朝的“助”,周朝的“彻”,就是税收的最初形式。西周末期,出现了专门经商的人,有了“关市之赋”,这可算是中国最早的工商税收;春秋时期,由于私田不断增多,鲁国推行“初税亩”制度,可算是最早的农业税收。其后历朝历代对税收制度屡有变更,比较著名的有唐代的“租庸调法”、宋代的“方田均税法”、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法”,影响都较为深远,可以说,税收伴随国家产生而产生,伴随国家生存而生存。 课税:唐 白居易 《登阊门闲望》诗:“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 (the nature of taxation) 二、税收的“三性” (the “three features” of taxation )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 马克思 --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 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西方经济学--主要溯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仇法新医保医师培训课件1资料祥解.ppt
- 出血性疾病(07本科)3h--学员资料祥解.ppt
- 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措施资料祥解.ppt
- 初二语文第17课《奇妙的克隆》课件资料祥解.ppt
- 急诊常见病种的病情观察要点资料祥解.ppt
- 初三历史专题复习中的几点体会资料祥解.ppt
- 急诊分级分区与病情评估-姜椿法MicrosoftPowerPoint幻灯片资料祥解.ppt
- 初中1—家有初中生—西郊陈勇资料祥解.ppt
- 急诊护理查房资料祥解.ppt
- 初中化学课件——元素资料祥解.ppt
-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在2025年的社区商业生态构建研究.docx
- 2025年制造业智能制造设备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分析.docx
- 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技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制造工艺改进报告.docx
- 2025年餐饮企业绿色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报告.docx
- 数字货币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2025年风险管理与合规挑战.docx
- 2025年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与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农业种植机械使用及维护保养协议.doc
- 北交所消费服务产业跟踪第二十二期:国潮和IP经济景气度较高,关注北交所文创潮玩相关标的.docx
- 聚焦2025: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趋势分析.docx
- 传统食品工业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改造案例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