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粉生产质量控制2技术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粉生产质量控制 CNAB-SI5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培训 ◇大宗原料本身带有的杂质经净乳和布袋过滤均无效。 ◇净乳效果不好(净乳机出现故障等)。 ◇板式换热器杀菌片表面垢质太多。 ◇清洗不到位,奶罐内部清洗不干净、管线清洗不干净、效体清洗不到位。 ◇进风系统灰尘过多或过滤海棉破损。 ◇塔内热风温度过高或进料量过低风筒周围产生焦粉。 ◇分风箱热风调节不当,产生涡流使乳粉局部受热过度而产生焦粉 ◇塔壁有严重的粘粉现象,喷枪漏、进风口气流调节不合适等。 8.1杂质度不好的原因分析 第八方面:乳粉生产质量控制 ◇做罐料净乳后的杂质度,看净乳效果。 ◇做半成品奶的杂质度,看可否进料生产。 ◇生产前做清洗状况的检查。 ◇塔内清扫状况的检查。 ◇塔顶风圈、喷枪护管的清扫。 ◇旋风分离器及其卸粉桶生产前的检查。 ◇效体清洗效果的检查。 ◇流化床筛板及风室状况的检查。 8.1杂质度不好采取的措施 第八方面:乳粉生产质量控制 水分含量高低对奶粉质量影响较大,水分指标是评定奶粉质量的关键指标,一般规定水分在2.5-3.5%;如果水分超过4-5%时,乳粉则易变色变味溶解度降低或残留细菌繁殖;若水分过低1.5%以下易产生氧化味,在经济上也受到损失。 8.2水分 第八方面:乳粉生产质量控制 ◇喷雾干燥过程中进料量大,进风温度低,排风温度低。 ◇雾化器(喷嘴)因阻塞等原因使雾化效果不好,导致 雾化后的乳滴太大而不易干燥。 ◇包装间空气相对湿度偏高。 ◇冷却过程中冷风湿度太大。 ◇热风二次干燥效果不好包装封口不严或包材本身不密封。 ◇风机出现故障或空气过滤器堵塞,使进风或排风量不够。 ◇加热器损坏使水蒸气泄漏到热空气中。 8.2水分高的原因 第八方面:乳粉生产质量控制 ◇高压泵进料量不能过大,适当控制高压泵的压力。 ◇干燥塔进风温度、排风温度的合理控制。 ◇流化床冷热风机控制,注意二次干燥的效果。 ◇实行水分在线监测,及时进行上下工段调整。 ◇保证包装质量、严把包材质量关。 ◇严防奶粉吸潮,在干燥的环境中贮存。 8.2水分高采取的措施 第八方面:乳粉生产质量控制 ◇原料奶的质量差,混入了异常乳及酸度高的牛乳,蛋白热稳定性差,受热容易变性。 ◇牛乳在杀菌浓缩或喷雾干燥过程中,温度偏高或受热时间过长。 ◇雾化效果不好,乳滴过大干燥困难,受热面积不均匀。 ◇牛奶或浓缩奶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放置会导致蛋白变性。 ◇浓奶浓度过高,使乳中的盐类浓度相对提高引起蛋白变性。 ◇实心粉,物化效果不好。 ◇塔内积粉,长时间受热,但白发生变性。 8.3冲调差的原因 第八方面:乳粉生产质量控制 ◇预处理工段罐料半成品测酸度,煮沸实验及掺杂试验。 ◇原材料必做热稳定性实验。 ◇控制浓奶的浓度过高则蛋白变性、过低则有团块。 ◇提升高压泵压力,同时降低进风量。 ◇生产过程中出现调整不见好转时,停机处理塔内,拆检喷枪,检查是否有损坏或有异物卡在喷枪内。 8.3冲调差采取的措施 第八方面:乳粉生产质量控制 测菌落数所采用的平板法测得的菌均为活菌,用cfu表示。 影响因素: ◇原料乳不新鲜,污染严重杀菌后残留量太多。 ◇杀菌温度不够、杀菌时间不足。 ◇生乳、水渗漏混入杀菌乳中。 ◇在加工过程中被细菌再度污染。 ◇设备管道消毒不彻底。 ◇浓奶放置时间过长。 8.4杂菌数超标 第八方面:乳粉生产质量控制 ◇针对原料奶杂菌情况进行相应的预杀菌处理。 ◇设备预杀菌80-90℃、15分钟,预处理物料杀菌70-80℃,三效物料杀菌88-92℃,塔温60-87℃,严格控制各参数。 ◇避免二次污染做内环境空气落菌数,做包材的涂抹试验,同时加强操作人员无菌意识,并定期培训。 ◇设备管道清洗的检查。 ◇杀菌器上下垫的定期检查和更换。 ◇水封式出料泵定期检点轴封等,防止水渗漏。 8.4杂菌数超标采取的措施 第八方面:乳粉生产质量控制 8.4大肠菌的控制措施 第八方面:乳粉生产质量控制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不是单一菌种,它是生理特性很相近的一群菌的统称。主要包括大肠杆菌、产气肠细菌以及一些中间类型细菌。在生产中我们把它简称为大肠菌。它直接来源于人畜粪便,在自然界中主要分布在地面、水源、空气、牲畜身体、人的手以及未经消毒的食品上。 生理特点 大肠菌是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菌体为短杆状,形态有时单个、有时双个或呈链状。它的生长温度-2—50摄氏度(最适宜温度35—37摄氏度)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4.4—9.0。在仅含有一种有机碳源(如葡萄糖)以及一种氮源物质(硫酸氨)再加上一些无机盐类所组成的培养基上即可生长繁殖(生长所需营养条件很简单)。它的热死灭条件是63摄氏度,30分钟。 ◇容易污染 大肠菌生长所需营养成份简单,我们的牛乳及乳制品是营养丰富的全价食品,是大肠菌最好的培养基。在大肠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