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卫生应急应对指南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灾害的卫生应急应对指南 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 吴景文 主任医师 主要内容 参考的标准和文件 基本概念 灾害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自然灾害的应对 参考的标准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 《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 《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指南(2010版)》 《江西省自然灾害救灾防病应急预案(试行)》 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1 潜在性 孕育期:几天(台风和暴雨)或几年到几百年(地震和火山喷发等) 突发性:无前兆、无严格的物理规律可循 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2 周期性:各种灾害各有其自身独特的周期 火山爆发、地震和特大干旱:往往以百年为尺度,如我国曾于公元1636-1642年、1720-1723年和1875-1878年出现过三次大旱。 特大洪涝灾害则以几十年为周期:长江流域在二十世纪以来的1936年、1954年和1998年的三次全流域性特大洪水。 各种灾害性气象过程周期更短,如厄尔尼诺现象 3-5年1次;台风和风暴潮,几次至十几次/年。 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3 群发性:一些相同或不同类型的灾害还常常接踵而至或是相伴发生,形成灾害的群发性现象 在十七世纪:我国海河流域有70年蝗灾、34年瘟疫、83年饥荒、低温灾害、尘暴、地震与火山爆发等一系列重大灾害事件,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灾害群发期。 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灾害类型的发生频度更是居高不下,应可视作又一个典型的灾害群发阶段。 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4 复杂性:某种灾害常常与其它灾害组成灾害链,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了一系列相关灾害的出现。 多因性:不仅一种自然力可以引起多种灾害,同一灾害事件也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原因引起。 自然灾害的分类 我国通常将自然灾害划分为7种类型 干旱、洪涝:经常发生。管理部门:国家防洪抗旱总指挥部。 地震:影响较大。管理部门:国家地震总局,研究、预报和减灾工作。 自然灾害的分类 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煤自燃、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沼泽化、土壤盐碱化等 气象灾害:干旱、雨涝、热带气旋、寒潮与冷冻灾害、冰雹 农业灾害 林业灾害 灾害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重大灾害的短期影响 重大灾害的常见卫生问题 (二)重大灾害的常见卫生问题-1 社会反应 恐慌、无望: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自发组织自救:数分钟后开始:搜寻、运送伤员、塔建帐篷等。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 政府迫于压力开展工作 群众不愿意撤离已经毁坏的家园 (二)重大灾害的常见卫生问题-2 流行病 自然灾害通常并不一定会引起传染病的广泛传播,在特定的环境下灾害会增加疾病传播的潜力。 短期内,发病率增高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排泄物污染水和食物引起的肠道系统疾病。 (二)重大灾害的常见卫生问题-2 传染病暴发的风险增加 人群密度增加、人群迁移的程度:增加了水、食物供应的压力和污染 ( 如在难民营中 ) 发生的风险。 环境卫生服务:如自来水和排水系统破坏的可能性会增加。 (二)重大灾害的常见卫生问题-2 传染病暴发的风险增加 对媒介昆虫控制不力 (大雨和洪水):虫媒传染病会增加。 野生和家养动物的迁移和在人群住地的活动:增加人畜共患病发生和传播的危险。 营养不良+生存空间过于拥挤+基本卫生条件的匮乏:1994年在扎伊尔和卢旺达就曾暴发了灾难性的胃肠炎 ( 由霍乱或其他疾病所引起 ) 。 (二)重大灾害的常见卫生问题-4 食物和营养:一般灾后2天会出现食物的短缺 食物绝对数量的减少:食物储存地的破坏 食物分配系统的破坏:减少获得食物的途径 地震:普遍的食物短缺通常不会严重到引起营养问题的程度。 洪水和海啸:出现食物的短缺,通常会毁坏家庭的食物储存、粮食和分配途径 长期干旱或多种灾害发生时:无家可归的人和难民在不同时期可能会完全依赖于外界的食物供应 (二)重大灾害的常见卫生问题-5 水供应和环境卫生 灾后饮用水供应和排水系统十分脆弱,它们的破坏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风险 卫生条件恶化:饮用水短缺、排泄物和其他垃圾处理的困难 导致肠道和其他疾病的传播 (二)重大灾害的常见卫生问题-6 精神卫生 在长期善后和重建期间,精神卫生问题十分重要,需要积极采取措施。 注意: 焦虑、神经症和抑郁并不是灾难之后主要和紧急的公共卫生问题。 谨慎使用镇定剂和镇静剂 高危人群:志愿者和工作者本身也是。 (二)重大灾害的常见卫生问题-7 卫生机构的破坏 卫生设施:房子、设备、药品等 供排水系统严重破坏 对依赖这些服务的人群健康带来直接的影响,限制了为受灾群众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 三、自然灾害的应对 突发自然灾害的处理程序 自然灾害发生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