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园医上岗培训1007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易养型儿童的教养 培养耐性 培养注意力集中 培养判断与自我保护能力 学龄前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发育障碍 情绪障碍 行为障碍 一、发育障碍 1、语言障碍 ?特殊语言发育障碍 表达性语言障碍:此类患儿说话延迟,2岁仍不会说单词句,3岁仍不会说双词句。会说话以后的语言发展缓慢,语句简单,词汇量少,用词单调而贫乏,语言运用不灵活,习惯用姿势来交流。说话内容常有语法错误,语法现象明显类似于年幼儿童,经常犯同样的语法错误。它们的非语言性交流方式、语言理解能力、智力正常。部分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发展为学习障碍,一些儿童伴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或情绪障碍。 感受性语言障碍:患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受损害,同时继发语言表达异常,语言损害的程度相对严重而广泛,预后较差。他们说话与语言理解延迟,1岁时对叫喊熟悉的名字没有反应,1岁半时不能识别几种常用的物体,2岁时不能执行简单的指令。语言表达能力差,对于命名物体与指出别人命名的物体均困难,但前者比后者更严重。言语的语义错误,常常将意义与功能接近的词语混淆或代替。言语的语法结构简单,语法现象与语法规则不稳定,前后不一致,经常会遗漏语法成分,说出的话常常难以让人听懂,也可能说出一些毫无意义的词语。但是这种语言理解与表达方面的缺陷可以通过视觉线索等非言语性的途径来矫正。这类儿童入学后肯定会出现学校障碍,智力测验成绩降低,但是非言语性智力可能正常。他们常常会伴有注意力障碍、多动或情绪异常,儿童后期影响社会能力而出现类似孤独症样的表现。 特殊性发音障碍 特殊性发音障碍是指儿童的发音能力明显的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而语言能力及智力正常。这种发音的异常不是由于发音器官或明显的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的。 患儿的发音延迟,发音能力低于同龄儿童应有的水平,说话吐词不清,发音错误,发音替换,音节的遗漏。轻度发音障碍者说出的话还可以听懂,重度患儿所说的话常常难以听懂。但是,发音障碍的异常是发生在语音水平上而无句法的错误,因此病情再严重也还是有一个完整的句子,从而与特殊性语言障碍的句法错误不同。 口吃 表现:音、字重复、停顿,发辅音困难。生理性发生于2-4岁,词汇选择困难,无肌紧张;病理性口吃发音困难发生于音、字水平,伴肌紧张。 原因: 遗传; 神经解剖学异常;(语言的偏侧化问题) 左利手的矫正,造成语言优势化过程混乱; 模仿; 精神因素。 治疗: 生理性口吃的处理 纠正父母的态度,不要指责打骂孩子,不要提醒孩子注意口吃,不要催促说话,顺其自然; 适当的语言功能训练,说话放慢,说顺口的儿歌,提高语言能力。 病理性口吃的处理 一般处理:减轻父母焦虑情绪与儿童的自卑心;去处原因。注意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慢、清楚)。 特殊语言训练。一般在幼儿期不作特殊语言训练。方法有阴影法、节拍器法等等多种。 2、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 表现:身体粗大运动控制与协调性差,一般运动能力低于同龄儿童水平;手指精细运动协调性差,动作笨拙,手工操作不灵活。 治疗:运动训练,感觉统合训练。 各年龄儿童运动发展水平 2岁:跑,跳,独自上下楼梯,一页一页的翻书, 搭八块积木。 3岁:交替上下楼梯,独站2秒以上,扣扣子 与穿扣子。 4岁:独脚跳1米,脚尖对脚跟向前走,交替跳, 用剪刀。 5岁:独脚站10秒,脚尖对脚跟向后走,用筷子 夹花生米,剪三角形、圆形。 6岁:跳绳,打结,系鞋带,做粘贴 3、智力障碍 表现:语言、运动、感知能力、记忆力、注意、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生活自理能力明显落后。智力测验显示能力落后。 诊断标准:IQ70,或低于两个标准差;社会适应能力缺陷,ADQ70;起病年龄18岁 临床分级: (1)轻度,IQ 50~69; (2)中度,IQ 35~49; (3)重度,IQ 20~34; (4)极重度,IQ 20。 4、儿童孤独症 表现: 社会交往功能异常 语言功能异常 兴趣与行为异常 智力异常 治疗:特殊教育训练,越早效果越好。处理好特殊教育与一般教育的关系。 二、行为障碍 (一)、吮吸手指 表现:反复吸吮手指或手的行为。 生理性与病理性吸吮手指 原因:环境原因(自我安慰) 心理冲突(感觉安全) 治疗: 早期:纠正不良喂养习惯,多与环境接触和游戏,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不要强行限制; 幼儿期: 1、分析原因与具体行为,何时、何情况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