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调查登记表解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编号:第 号 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 村落名称:张村村(本村属于:行政村) 所属镇(乡):潭头镇 所属县(区、市、旗):栾川县 所属市(地区、州、盟):洛阳市 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河南省 调查负责单位(盖章): 调查负责人签字: 调查负责人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2014年5月20日 (一)村落基本信息 村落形成年代 □ 元代以前 □ 明代 ■√ 清代 □ 民国时期 □ 建国以后 村落形成原因 人口汇聚 村域面积 4.5平方公里 村庄占地面积 600亩 户籍人口 1460口人 地形地貌特征 丘陵地带 常住人口 1300人 村集体年收入 0.5万 村民人均年收入 2400元 主要民族 汉 族 列出产值较高的2—3个主要产业 种植、养殖 村落是否列入各级保护或示范名录 列入历史文化名村: □国家级 □省级 列入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国家级 □省级 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 □是 ■√否 其他,请注明名称及由哪一级认定公布: ----------------------- 保护规划及保护利用状况 保护规划 □有,规划名称是:--------- 规划批准单位是:--------- ■√无规划 保护利用状况(可多选) □闲置废弃 □照常使用,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 □发展旅游和服务业 □以博物馆的方式进行保护 ■√其他,具体为:有部分仍有群众居住,部分已开始着手实施保护 (二)村落传统建筑 基本信息 建筑名称(见注释) 建筑年代 建筑规模(平方米)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数量 认定为历史建筑的数量 西岳庙 明末清初 1800 国家级:0处 省级:0处 市级:0处 县级:1处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 现不可移动文物数量:0处 文保单位是否为古建筑群: □是 ■√否 市级政府认定:0处 县级政府认定:1处 上桥 清初 48 下桥 清初 48 上古井 清初 12 下古井 清初 14 张氏祠堂 清初 480 河南大学师生曾在村居住 民国 2400 注:建筑名称填写民居、祠堂、庙宇、书院、牌坊等,以及乡土建筑名称,如徽派民居、XX故居,吊脚楼,土楼、窑洞等。如传统建筑较多,可按表格内容另加附页。 全部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比例:60(%) 村落简介 张村村位于潭头镇政府西北2.5公里处,依山傍水,古韵悠然,古朴建筑错落有致。远古时期已有人散居于此,堪称历史悠久。以张氏为主居住于此,是明末清初时期,由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徒而至,建家立业,垦荒耕织,繁衍生息,故得名张村。 张村村内建筑错落有致,大多为土木砖石结构为主,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自然,村落后有靠山,前有应岭,清澈见底的雍峪河如白色飘带穿村而过,居高俯视,有龙盘虎居之势,是一处罕见的风水宝地。 张村古建筑以西岳庙、古石桥、古井、古树、古墓、古宅院最为代表性。西岳庙,建于何时不详,但房脊一砖上记载为明万历年间重修,历史久远。西岳庙占地约3000平方米,有主殿,厢房,20多间。距今已有500多年。每每旭日东升,庙宇上方紫气环绕,蔚为壮观,四五十年代香火不断,是方圆百里香客拜篕之地。 村内有古井三口,均分布在东西南三个方位,虽位置高低有致,但井壁均为青石圈砌,地下泉水四季相涌,百年不沽、水无杂质,冬温夏凉,清澈甘甜如蜜。 村内上下有龙头石拱古桥两座,均为清道光年间修建。拱石均为精心打磨的扇型拱石,巧筑而成,匠心独到,虽经百年洪水冲刷,仍坚不可摧。成为历代村民过往必经要道。 村内有一古柏,据考证树龄在600年以上,现已挂牌保护,数十丈古柏,青翠依然,远看似青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