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摄影师-王庆松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庆松作品中曾经多次重复出现的符号是可口可乐。他本人也似乎对Coca Cola情有独钟。“看一看我们的城市,满街的流行色彩,高层建筑,各种各样的西方产物充斥在我们时尚的生活中。麦当劳在美国和欧洲只是一个快餐厅,如同我们吃包子、油条,可进入中国就成了极品食品,常有人在那里聚会、请客,过生日甚至约会情人,把它吃‘火’了,吃成了‘大饭店’,有些可笑、有些疯狂、有些矛盾,”他认为,“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五年大变样”的口号可以说明中国当代社会的面貌,这也正是他创作的切入点。“我想用艺术方式表现这个时代面貌,表现真实的当代故事,很易看懂的当代故事。” 跟我学 《跟我学》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个英语教学节目,很多人认为《跟我学》是学习英语口语的圣经。80年代,很多人通过学习《跟我学》,走出了国门。 大大的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写着各种各样的内容,硕大的黑板显得人特别渺小,体现了各种各样文化对于人们的压迫 画面中所有人都趴在摞着高高的书本的书桌上睡觉,只有一个人在滴着点滴学习,背景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教育为本,百年大计”都打上了大大的问号,表现了在中国教育制度下,学生们的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浩大的书房里满满的全是书,前面的桌子上也摞着高高的书以至于只能看得见学习者的头,大框的眼镜,稀疏的头发,背景中植物上也摞满了灰尘以及满地的纸团都表达了中国教育对于人的身心的巨大伤害。 中国的西方的各种元素杂乱的组合在一起,生下一个怪胎。艳丽的颜色渐渐退去之后,宏大的场面杂乱的道具和人物更加悲凉了。一种无奈的伤感掩盖了滑稽和幽默。麦当劳,肯德基,万宝路,雪碧,可乐,以及很多很多的流行文化气势汹汹地侵入我们的生活,台风过境般掠过,身后留下一片杂乱。各种商业广告,政治标语,金钱符号,杂乱的生活琐屑,搀杂在一起。 童年时最宝贝的东西都会悄悄地塞进墙缝里,随着时光流逝,人渐渐长大,曾经的宝贝也就深藏于墙缝中,而拆迁将这些童年的回忆全部唤醒,破败的墙上写满了“拆”,“办证”等字样,通过细小的细节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呈现给我们一个近乎真实的现代战争场面的同时,用带有典型特征的文化符号比如麦当劳的标志,可口可乐瓶等等提醒我们这只是一场虚拟的战争,在揭示了作者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或者说文化侵略等等主题的同时,作品中总是提示给我们一个由作者自己扮演的头部受伤裹着纱布的战士,这是一个处于某种意识或是感伤或是其他意识之中的战士,他的与众不同也是作者对于某种身份意识的感悟。 临时病房 对市民和执政者来说,医疗系统要负担的病人只是一堆纸上的数字,但如果将这一切用画面呈现出来又如何?这是我们从来都未见过的可怕景象——试想象当全个国家所有受伤、患病的人,从他们所属的病房和房间移到同一个大房间里,那种震撼和冲击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挥之去的。对反对国家医疗改革,用纳税人金钱来支援穷人付费的人来说,看到这幅相片又会否改变立场? 总结 王庆松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摄影师,眼光独到,通过摆拍的形式,将各种细节杂糅在一起,产生非常震撼的效果,使人印象深刻 王庆松 王庆松 王庆松,1966年生于湖北,199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1993年至今居住在北京,参展过国内外群展,作品有《主义:中国当代摄影》、《摄影双年展》、《为十亿人服务》,作品被西班牙Billstone基金会、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美术馆、2005年德国杜塞尔多夫K20和K21、美国迈阿密Cisneros基金会等收藏。中国“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   1996年参加“艳俗生活”当代艺术展(北京),1996年参加“中国!”当代艺术巡回展(波恩等地),1998年参加“台北双年展”(中国台湾),1999年参加“跨世纪彩虹--艳俗艺术展”(天津),2000年参加“2000光州双年展”(韩国)。中国“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 艺术风格   艺术家王庆松的观念摄影以幽默又深刻的“恶搞”见长,作品信息丰富,名气在外。   在王庆松的摄影作品中,随处可以看到一些传统文化的符号,艺术家通过把这些文化符号和现代化的社会现实嫁接在一起,调侃着当下文化价值混乱的社会现状。“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疯狂变化的时期,甚至小到城市的每一个细胞都在不停地衍变。没有人能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安全感。人们急于抓住某一种东西,来填补这种不安全的心理空洞。欲望膨胀,有时候甚至迷失了自己。生活的面孔变得可笑滑稽,没人知道这究竟是一种真实还是假相。”王庆松在他的作品中夸大了这种荒诞。   王庆松在解读自己作品时,多次提到这些照片具有“新闻摄影”的属性。“我理解的新闻性并不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追求本质的真实。”王庆松并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是观念艺术,而是希望自己能像一个记者,用“新闻图片”带给观众最直观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