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风情及文化变迁.ppt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黎族风情及文化变迁.ppt

黎 族 黎族概况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民族,信仰原始宗教,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县、乐 东县、陵水县、保亭县、通什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县、定安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人口数为1247814。使用黎语,属于汉藏语 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也有不少群众兼通汉语。1957年曾创制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方案。 黎族的服饰和纹身 黎族的女子一般多披绣花头巾,上衣无扣对胸开襟,显得自由舒展,下身穿的筒裙是由各种丝线制成的。黎族女子的衣裙图案很多,一般都是带有图腾的性质,是同一血缘集团的标志 ,也是民族内部支系团结的象征。 “双面绣” 多作为上衣的装饰,如衣侧花,后背花等。女子出嫁前文身和织绣衣绣中都编织有祖先沿袭下来的古老图案。黎族妇女的头巾、上衣和筒裙,常常嵌入金银箔、云母片、明片、羽毛等,也有的缀以贝壳、串珠、铜钱、铜铃或流苏等,一方面产生了有声有色的特殊效果,同时这些装饰是财富的象征。 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就称其为“吉贝布”,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黎锦服饰异彩纷呈,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古称“崖州被”)等,用黎族织锦和单、双面绣布料制作的黎锦筒裙绚丽多彩,黎族妇女还要在上面镶嵌上诸如云母片、贝壳片、银片、琉璃珠,穿上镶嵌珠宝的筒裙,行动或跳舞时,熠熠生辉。润方言区(白沙一带)黎锦的裙子是所有支系的筒裙中最短,可以说是最早的超短裙 ! 黎族妇女的“雕题” 现在海南部分黎族地区居民仍保留古代称为“雕题”的文面、文身风俗,特别是妇女有文身风俗,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至婚前陆续完成,个别有婚后完成的。文身工具是植物刺针、小竹木棒和植物染料。文身的部位主要是脸、颈、胸和四肢等处。不同地区,文身图案差别很大。这种习俗目前已基本消失,仅在偏僻地区能够见到 黎寨 ;船型屋 船型屋的传说 传说黎族人民为纪念渡海而来的黎族祖先,故以船型状建造住屋,通常称为船型屋。 船型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它是原始的干栏式的住宅,门开左右形如船而得名。 之所以建造为船型的圆拱造型是因为这样比较有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同时茅草屋面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而且能就地取材,拆建也很方便。 黎族的饮食 黎族人民还有吃竹筒饭的习惯,即取楠竹一节,从一头开个口子,把米和水灌进去,然后封口子置于火堆上烤熟,取出,破开竹筒,便是香喷喷的竹筒饭,这种饭多数在上山打猎或砍山时吃用,风味独特,现在竹筒饭已走进寻常百姓,在海南各类饭店均可食到 黎族农民普遍爱好喝酒。一般农家晚饭时,不管菜肴丰俭,男主人总要先喝几口酒,然后再吃饭。黎家的酒类品种多,其中以山兰(旱稻)糯米酒为上品,此外还有米酒、粟米酒、番薯酒、芭蕉酒、野果酒等。 逢年过节,在孝黎地区的中老年妇女还有喜嚼槟榔的习惯。即将新摘下的槟榔果切成小片,用蒌叶 ,拌上石灰一起放进嘴中咀嚼,越嚼越香,一般人嚼后面部发红,像醉酒一般,咀嚼后的槟榔汁液如血水 黎族节日 黎族的文化变迁 汉族、回族、苗族等民族没有迁移海南之前的黎族文化 在汉族回族苗族迁入海南岛之前,海南岛的文化结构是单一的族文化 ,单一的黎族文化有两个特点。 一是封闭性。在汉族、回族、苗族等民族没有迁移海南,黎族没有跟中华文化的其他文化有过接触和交流,所以黎族的文化活动只是在自身内部循环,而且由于海南黎族社会一直就是一个以黎峒作为单位的分散氏族组织结构的社会,没有出现过统一的政权和社会结构。所以,即使是黎族文化体内的自我循环也是在氏族之间进行的。 二是原始性。 1.宗教信仰的原始性,表现为对自然的崇拜。黎族认为万物都是有灵魂的。把天叫做天鬼,把地叫做地鬼,把山叫做山鬼,树叫做树神,这些自然界的威力非常的强大,如果生病了,或者遇到灾害了,就认为可能触犯了这些鬼神。同时为了祈求丰收、平安,黎族平时会祭拜天和地,也会把一些动植物,作为自身的图腾,当作祖先的符号来加以崇拜。 2.婚恋的风俗,一个叫做“玩隆闺”。 所谓“玩隆闺”,黎族女孩子在成年以后,不跟随父母居住,而是住在父母屋子旁边的“寮房”,入住“寮房”后,女孩可以自由结交男朋友。如在婚前跟某黎族男子生育了孩子,则在出嫁给另一男子的时候,孩子也作为女方的嫁妆,孩子随男方姓,享有亲生子女同等的权利 第二个是“不落夫家” 风俗。黎族的女孩出嫁以后,并不住在丈夫家,而是在婚后回到娘家,在“玩隆闺”时的“寮房”居住。只需要在红白事和怀孕的时候才会回到夫家,如果丈夫去世,黎族女子则就要回到娘家,假如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