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油的合成实验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化学设计性实验 香 蕉 油 的 制 备 及 表 征 系别:应用化学系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1203班 学号:2012080311 姓名:马慧 十二水合硫酸铁铵催化制备香蕉油 马慧 摘要 本文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 ,以十二水合硫酸铁铵为催化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乙酸异戊酯。该实验酯化反应历时70min,然后又经过洗涤、干燥、最后在干燥的蒸馏装置中蒸馏,收集 138-142℃的馏分,通过计算产率,测沸点、折光率以及做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表征,进而对实验方案给出评价。 关键词 酯化反应 香蕉油 硫酸铁铵 蒸馏 前言 香蕉油乙酸异戊酯是一种化学物质,乙酸异戊酯为无色透明液体 130.1849,能与乙醇、戊醇、乙醚及乙酸乙酯任意混溶,溶于400份水。相对密度(d154)0.876,熔点-78℃,沸点142℃(纯品),折光率(n21D)1.400,闪点(闭杯)33℃,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0%~7.5%(体积)。贮于低温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与氧化剂、酸碱类等分储分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香蕉油用作溶剂,能溶解油漆、硝化纤维素、松脂、树脂、蓖麻油、氯丁橡胶等。用于配制香蕉、梨、苹果、草莓、葡萄、菠萝等多种香型食品香精,也用于配制香皂、洗涤剂等所用的日化香精及烟用香精,还用于香料和青霉素的提取、织物染色处理等。 根据查阅的文献,本以3.0g十二水合硫酸铁铵做催化剂,n(冰乙酸):n(异戊醇)=1.2:1,回流时间为70分钟制备乙酸异戊酯药品:异戊醇、冰醋酸、十二水合硫酸铁铵、10%NaHCO3溶液、 饱和NaCl、无水硫酸镁、 沸石??仪器:100ml圆底烧瓶、电热套、温度计、铁架台、分水器、球形冷凝管、分液漏斗、烧杯、蒸馏头、直型冷凝管、尾接管、三角烧瓶、量筒、天平实验步骤 ????1.酯化 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8ml(0.16mol)异戊醇和ml(0.19mol)冰乙酸混合,加入3.0g十二水合硫酸铁铵,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沸石,加上带分水器的回流装置,回流70分钟。 ???? 2.洗涤 撤去热源,稍冷后拆除回流装置。待烧瓶中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将其倒入分液漏斗中(勿将沸石倒入),用15mL冷水淋洗烧瓶内壁,洗涤液并入分液漏斗。充分振摇,静置。待液层分界清晰后,移去顶塞(或将塞孔对准漏斗孔),缓慢旋开旋塞,分去水层(下层)。有机层用10mL10%碳酸氢钠溶液分两次洗最后再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一次。分去水层(下层),有机层由分液漏斗上口倒入干燥的三角烧瓶中。 ??? ? 3.干燥 向盛有粗产物的锥形瓶中加入约2g无水硫酸镁,配上塞子,振摇至液体澄清透明,再放置 20min。 ?4.蒸馏 安装一套干燥的普通蒸馏装置。将干燥好的粗酯小心地滤入烧瓶中,放入几粒沸石,用电热套加热蒸馏,用干燥并事先称量其质量的三角烧瓶收集138~142℃馏分,称量质量,并计算产率。 实验装置图 结果与讨论 外观 沸点 折光率 纯品 无色透明液体无色透明液体1.425 本实验最后得到无色透明并带有香蕉气味的液体,实验的理论产量为20.83g,实际制得的产品的质量为9.1g,经计算产率为43.68%,产品的物理参数与纯品的对比如下: 红外光谱图 图1 为产品的红外光谱,图2 为乙酸异戊酯的标准红外光谱图 标准谱图: 乙酸异戊酯红外光谱的特征如下:~1740cm-1的强峰是酯羰基伸缩振动引起的。除甲酸甲酯外,大多数饱和酯的υc=0都出现在这个峰位。~1240cm-1的谱带是乙酸酯基中C—O单键伸缩振动产生的,强度同羰基峰相当,形状略宽。由此峰位置可以确定酯的类型,非常特征。~1380cm-1的附近分裂的双峰是两个甲基同一个碳原子相连时,由于振动的偶合效应使1380cm-1峰发生裂分引起的。两峰间距小于15cm-1。另外,~1170cm-1处尖锐的弱吸收,更加证实了异丙基端基的存在。 产品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1)1156cm-1处出现了尖锐的弱吸收,证实了异丙基端基的存在;(2)1660cm-1附近的强吸收表明分子中含有羰基,为羰基的双键伸缩振动区;(3)在3240cm-1附近出现的较强而又宽的吸收峰,是因为形成氢键后键力常数减小,移向低波数。说明有OH键的伸缩振动,则制备出来的香蕉油含有乙酸这种杂质;(4)3000cm-1附近为CH的吸收,图中出现的3000cm-1的吸收说明为饱和CH。而且该峰较尖,所以说明甲基数目多于亚甲基,也就证明了乙酸这一杂质很少。 从红外光谱图与标准图谱对比可得:C-O-C吸收峰(1250cm-1),C=O吸收峰 (1660cm-1 ) , 异丙基端基(1156cm-1)从结构、沸点和折光率等三方面的结果可以判断是乙酸异戊酯,但有少量的羟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