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课件29.pptVIP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课件29.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课件29.ppt

莫言空前,莫言绝后!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并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12日,《大河报》以“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为标题进行了报道,盛赞莫言的成就。此标题一出,立刻在众报道中脱颖而出,主要原因在于这一标题有多种理解。 理解一:两个“莫言”都是莫言本人,“空”与“绝”都化为使动词。由于“空前”与“绝后”分开了,所以前半句会被认为表达莫言获奖开了先例,后半句被认为后面的人很难短时期赶上莫言再次得奖。仅从字面理解,意思通顺,尚可。 理解二:第一个“莫言”是莫言本人,第二个是“不要说”的意思,那么,此句的意思就是莫言开了中国人得诺贝 尔文学奖的先河,但我们还要有信心,不要轻易地说绝后,我国还有一批高水平的文学家,他们也可能会在几年内获得诺奖。在表扬莫言的同时,也给了其他中国作家以最大的鼓励和希冀。 理解三:第一个“莫言”是“不要说”,第二个指莫言本人。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是,别说莫言获奖是空前的,但目前来看是绝后的,别的作家轻易追不上。第二个是别说莫言获奖是空前的,莫言“绝后”了。第二个意思太恶毒了,这就是语言模糊性造成的理解分歧,有时候能够帮你找到朦胧美,有时候则让邪恶的小子找到发泄的快感。所以制作标题的时候,应当注意用语的简洁准确。这也是为什么有网友称最喜欢“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一类标题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词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皆竞秀献状”的主语是“东西北诸峰”,“诸峰”怎能“开花”?“秀”应译为“美好,秀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A.副词,于是;介词,趁机。B.介词,在;介词,比。C.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D.均为副词,却,竟然。 答案:D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描写匡山松树一组是(  ) ①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 ②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 ③嘉树帖帖地上如荠 ④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 ⑤日歌吟万松间 ⑥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②写松上薜萝,③写“闽中数百里”的嘉树,⑤写章三益的行为。 答案:C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匡山位于龙泉的西南面,因为四面高耸,中间低洼,形状如“箕筐”而得名。它景色优美,引人入胜。 B.章三益在匡山上盖了草舍后,又根据草舍周围环境的特点建造了三个亭子,在亭中弹琴、下棋、喝酒。 C.章三益读书之余,常在松间歌吟,与松树心意相通,精神相合,深得看松之趣,因此把草舍命名为“看松庵”。 D.宋濂不同意龙泉人士对章三益的看法,他认为章三益无论隐居还是出来做官,都能像松树一样坚持操守。 解析:本题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B.“在亭中弹琴、下棋、喝酒”在文中找不到依据,虽说章君因为这里风景优美适宜弹琴、下棋、喝酒而修建了环中亭,但并没有写他“在亭中弹琴、下棋、喝酒”。 答案:B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 答案:(1)章三益具有济世的优异才能,当福建贼寇逼近时,他曾经树起旗鼓,磨砺兵器,率众击退了他们,大概是希望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 (2)那些能够冒着每年的严寒而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因此从前的君子常常借松树来激励自己,推求章三益的志向,大概也是像这样的吧。 【参考译文】 龙泉有较多大山,它西南一百多里处的许多山是尤其幽深,有一座山四面高耸,中间低洼,形状如“箕筐”,人们因此给它起名为“匡山”。山上多髯松,满眼望去高耸入青云,青翠照人像洗过一般。髯松上面薜萝覆盖,绵延几十丈远,嫩绿可以吃下。松树根部的茯苓,像斗一样大,夹杂着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摘它们可以吃。 我的朋友章三益君喜欢这里,在这里刚刚建了草屋。草屋的西南面几步远的地方,有两个深渊,蛟龙生活在那里。云轻盈直上,顷刻间覆盖了山谷,雾的颜色正白,好像茫茫大海了无边际,如果大风从东边吹来,雾就飘然而去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