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8南溪五中高一一诊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每小题3分)
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加点的注音的一项是( )A.冢zhǒng ) 觇(zhān)视 面面相觑qù ) 轻手蹑脚niè)
B.瑕疵(cī) 惊骇(hài ) 自惭形秽huì ) 冠冕堂皇guàn)C.玷辱(zhān) 熟谙(ān) 杳无音信(yǎo) 杯盘狼藉(jí) D.女佣(yōng) 差遣(chāi) 逸兴遄飞(chán) 流觞(shāng)曲水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褴褛 戏谑 初出茅庐 莫名其妙
B.偏裨 诀窍 辜名钓誉 碎群乱玉
C.袒护 吝啬 剑拔弩张 交头结耳
D.昏馈 忏悔 风烛残年 事必恭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干部要把工作落到实处,必须深入实际,依靠老百姓,不能踩假水。
B.公子道:“萍水相逢,何当厚扰?”孙富道:“说哪里话!‘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C.虽然欧也妮对母亲的侍奉无所不至,但是,葛朗台太太还是很快到天国去了。
D.台湾副总统吕秀莲大放厥词,抛出“海洋立国论”,公然与台独分子沆瀣一气,走到了一起。
4.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空气污染正使得泰姬陵这座著名的白色大理石建筑逐渐变黄,严重地破坏了泰姬陵的美感。
B 从2007年开始,我省所有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城市中小学,都必须全面施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活动。
C 任何天才的第一声哭泣都不是诗,所有的积极的探索,第一步也绝不会十全十美。
D在看到知识经济推动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它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给社会带来的问题。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5-题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星堆文化是“具有多元文化来源的复合型文明”的一项是
A.美索不达米亚是世界青铜铸造技术起源最早的地区,并由此向古埃及、巴尔干、古希腊、印度河方向发展传播, 同时对三星堆青铜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三星堆出土了913件青铜器,造型独特,风格完全不同于巴蜀本土文化与中原地区的青铜文明
C.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与西亚近东地区的青铜器风格一致、功能相同,在年代上也相对较晚
D.上世纪在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墓群中出土的青铜器,就与三星堆青铜文明惊人的相似
6.下列选项中,能直接证明三星堆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一项是
A.三星堆文化通过南方丝绸之路,远播海内外,同时对我国西南地区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影响
B.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只产于印度洋深海水域的齿货贝,而在云南大理、禄丰、昆明、楚雄、曲靖以及四川凉山等地均有发现
C.三星堆文明具有相对独立起源和发展脉络并且高度发展的特点,对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凝聚及整合融入中华文化圈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D.台湾发现某武丁时期甲骨上包的织物,非丝非麻,经鉴定是印度木棉,证明了商代后期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的通道是畅通的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三星堆灿烂的青铜文化之所以体现出高度发达的文明,就在于三星堆充满了神秘色彩
B.三星堆文明的形成大约在公元前14至15世纪,并开始与近东文明进行接触和交流
C.研究三星堆文明,“欧洲中心论”“中国中心论”都是错误的,应该把欧亚大陆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D.香港南丫岛大岗遗址出土牙璋,越南出土四件牙璋,可以证明三星堆文化的确贯通着古代国际交通线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每题3分,共12分)
浣花 溪 记
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