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织筹备(1) 组织形式 建议今后由固定的组织或社团负责。 组织方由我们自己担任。 现状 改进 与学校沟通时,操作上比较方便。 保持该项目的持续性,充分利用该组织的资源为项目的推广服务; 组织筹备(2) 代表邀请 人数较少,级别不高,对会议结果有顾虑。 需要校方高层的支持和认可。 我院本科生孙昊田同学提供了专业的调查并参与我们的会议。 环保NGO组织参与对话。 学生代表的选择应兼顾适宜性和专业性。 需要有丰富的临场经验和协调能力 对会议主题和流程有相当的认识 校方代表 学生代表 主持人 组织筹备(3) 与代表沟通 会议策划比较详细,各方代表对会议有基本了解 此次会议前与代表的沟通比较成功,代表们准备较充分,发言都比较有质量。 对学生代表组织了会前培训,使学生代表熟悉会议流程,掌握谈判技巧。 校方对于学校基本管理信息的提供也很明确,但具体的校方管理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透露,今后的工作中应当重视与校方代表会前的细节探讨。 会议过程 校方代表之一因故晚到 代表中途离席 注意会前与代表确定时间 保证代表数量 会议过程 未能达成协议 应与学校领导进一步沟通,促成协议 会后效果反馈表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应加以保持 问卷设计有待改进 自由讨论时间较长 主题有所分散 应注意控制时间 虽然此次会议末期主题有所分散,但形成了一个校方与学生就生活学习方面问题的良好沟通 校方代表一再表示希望此类活动可以扩大范围深入进行 其他方面 后续工作 积极推动与校方的共识,希望能就校园交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签订会议共识。 会议结果的反馈:学校;学生代表;校园网络等。 本次会议没有媒体参与,可向校园媒体投稿,加强宣传。 与校园环保社团联系,以期将这种形式的活动继续推广。 费用决算 项目 数量/规格 金额 经费来源 宣传海报 200张/A4 20元 此次活动由bell课程提供资金支持 前期调查问卷 150张/A4 15元 会议横幅 1个/6m 40元 会议物品 16 /套 80元 会议用水 20 /瓶 22元 资料打印 300张/A4 30元 访谈交通费 -/- 60元 会后问卷调查 50份/A4双面 10元 请柬 10/张 20元 合计 297元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 世界银行. 社区环境圆桌对话项目实施指南,2008.3 [2]葛俊杰,王仕,袁增伟,毕军.社区环境圆桌会议:公众参与的创新模式.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J],2007.7,(4) [3]贺振燕,王启军.论我国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问题.环境科学动态,[J], 2002年,(2) [4]张冠文.简论我国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其表现.档案学研究,[J] [5]李富贵,熊兵.环境信息公开及在中国的实践.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J],2005年(4) [6]孟庆堂.环境信息公开作为有效环境管理模式的探讨.上海环境科学 [7]何燕宁.创建绿色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专论与综述 [8]王增民,史文霞.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探讨.黑龙江环境通报,[J], 2006年9月,(3) [9]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10]《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07〕37号) [11]王京.江苏:圆桌对话搭建沟通平台.环境经济,[J]. 2008年1月 * * Content Layouts * * L/O/G/O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圆桌对话案例研究 汇报提纲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校园环境圆桌对话模式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环境圆桌对话实践 总结分析和展望 第一部分: 校园环境圆桌对话模式介绍 模式概念介绍 对话意义与目的 对话流程设计 1 2 3 校园社区: 校园作为在校学生长期居住的场所,为学生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提供必要环境。因此把校园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以学生居住环境为主体,行使学校功能,具备校园规范的区域,称为校园社区。 校园环境圆桌对话: 指一种建立在校方、相关单位、学生居民三方之间,以自愿参与、平等对话为原则,针对校园环境问题进行交流的机制。 模式概念介绍 对话目的与意义 对话目的 对话意义 对校方 对学生方 倾听广大学生的意见,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保障学生居民对校园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促进学校建设绿色大学 解决校园环境问题 将圆桌对话模式 引入校园 自愿参与 平等对话 校园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推动学生参与式管理 对话流程设计 校园环境问题 话题 学生调研 提出问题 校方 回应 自由讨论 平等对话 会议总结 达成共识 第二部分: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