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 复活节岛的悲剧 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早期拉帕努伊人发现的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土地。他们的人口快速增长,在大约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大约8千到2万人。但是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为了养活增长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 使用资源。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已经开始。随着森林的消失,所有的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全都灭绝了,人们已找不到木头建造船只,也就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豚。他们只能在浅海捕鱼,使得浅海的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连海贝也基本被吃光,而只能吃些小海螺。他们从渔民变成了农民:开始注重养鸡,鸡成了主要的蛋白来源;他们种植甘薯、芋、甘蔗,但是产量越来越低,因为森林的消失造成了水土流失,在风吹雨打日晒之下,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东西,这除了老鼠,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 为了补充蛋白质他们开始吃人肉。原来颇为复杂 的社会结构崩溃了,整个社会处于战乱之中。 在1700 年左右,历经饥饿、混乱,岛上的人口只剩下了两千人左右。在19世纪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1877年,由于种种 原因岛上人口只剩 下了111人。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课标: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环境人口容量) 1、环境承载力 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我们知道,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长的桶板,还是短的桶板呢?这其中的答案就是“木桶效应”。 读图思考: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假如各种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该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随堂练习]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读图完成6—7题 6.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4500、8000、60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A.耕地 B.森林???? C.淡水 D.矿产 我们国家有人口13亿,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什么我们国家可以养活这么多人呢? 如果把我国的13亿人口放在一个小国家,如:新加坡行不行呢?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我国资源丰富 环 境 人 口 容 量 的 影 响 因 素 是不是资源少的国家能养活的人口就一定少呢? 科技发展水平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发现更多的资源 日本国土面积377800平方千米,人口高达1.26亿, 沙特阿拉伯面积2240000平方千米,人口只有1800万, 环境人口容量相差很大,为什么? 香港特别行政区面积1061.8平方千米,人口却有631万, 环境人口容量较大,为什么? 农业社会每个人只需要几千克铜铁制作简单的农 具和生活用具,直至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贫苦农民还是如此;工业社会对矿物资源的需求大的多,20世纪70年代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年要消费钢铁9.4吨,有色金属6吨,砂石3.55吨,水泥227千克,黏土91千克,盐91千克。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深圳25年前是一个3万多人的边陲小镇。至2004年末, 户籍人口165万,居住一年以上的有432万,还有居住一 年以下、三天以上的有470多万,加起来深圳有统计的人口总共是1071万,还有一些流动的,加起来管理人口近1200万。 (1)深圳依赖自己的耕地生产出来的粮食能养活25年一下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吗? (2)深圳是如何养活这多出来的1000多万人口?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中间论 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加速;由此引发多种问题 悲观论 尚未被开发利用的;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 乐观论 主要论点 着眼点(估计依据) 介于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人多为患 容量无限 人 口 容 量 的 评 估 人口 的合理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 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 不妨碍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