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设计(434204)教学大纲
01.教学单位名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2.实践环节名称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设计
03.实践环节代码
434204
04.实践环节学时
2周
05.实践环节学分
2学分
06.实践环节性质
必修
07.实践环节开设学期
7
08.实践环节面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09.实践环节教学目的与任务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某种材料的从原料到产品的制备、设计及分析测试等全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的一般方法、思路、程序、设备和产品评价。对所学过的基础理论能够更深入理解,对材料的开发实践奠定基础。
通过该课程设计,正确理解材料制备的设计思路,培养查阅文献和总结归纳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10.教学基本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课程设计内容可从下述所列内容选任一题目进行,在进行设计的实际操作之前需要预习相关内容并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设计过程中要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项内容。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指导教师及实验室老师的安排。
该课程设计安排在第六学期后半段,时间为两周,地点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室为主。学生分成课题组(4人),集体完成。
设计一、 水泥的制备及质量检测
1. 目的要求:通过设计全面掌握硅酸盐水泥的整个工艺过程及质量检测方法、标准等。
2. 所需仪器设备及材料:粉碎机、高温炉、材料力学实验机、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差热分析仪、粒度分布仪、灰岩、粘土、粉煤灰、铁粉、石膏、硅石、矿化剂、无水甘油、乙醇、苯甲酸、盐酸、氯化钡、硝酸银、酸、碱等。
3. 设计内容
(1)资料查阅:查阅相关资料并认真阅读。
(2)水泥制备:
原料准备:根据硅酸盐水泥成分要求准备灰岩、粘土、粉煤灰、铁粉、石膏、硅石等原料,并了解其化学成分。
配方设计:根据原料的化学成分设计配方。
生料粉碎:将按配方设计好的生料混合并进行粉碎。
熟料煅烧:选择合理的烧成机制将粉磨好的生料进行煅烧。
熟料粉磨:将烧成的熟料粉磨成所需的粒度。
(3)水泥质量检测
熟料成分测试:包括f-CaO、SO3、烧失量、物相组成等。
熟料水化及性能测试:包括凝结时间、3d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安定性等。
(4)硅酸盐水泥原料和熟料的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对水泥形成机理进行探讨。
注:可选择任意一种普通水泥进行设计。
设计二、无机玻璃的制备及强化
1. 目的要求:通过设计全面掌握无机玻璃的整个工艺过程、质量检测及强化方法等。
2. 所需仪器设备及材料:粉碎机、高温炉、材料力学实验机、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差热分析仪、投射偏光显微镜、硅砂、长石、方解石、碳酸纳、萤石、碎玻璃、酸、碱等。
3. 设计内容
(1)资料查阅:查阅相关资料并认真阅读。
(2)玻璃制备
原料准备:根据无机玻璃的成分要求准备硅砂、长石、方解石、碳酸纳、萤石、碎玻璃等原料,并了解其化学成分。
配方设计:根据原料的化学成分设计配方。
配料粉碎:将按配方设计好的配料混合并进行粉碎。
玻璃熔制:选择合理的烧成机制将粉磨好的配料进行熔融并成型。
(3)玻璃质量检测
玻璃成分测试:利用测试仪器或偏光显微镜测定其物相组成、结构等。
玻璃物理化学性能测试:包括抗弯和抗压强度、硬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等。
(4)玻璃强化
物理强化:采用高温退火处理并进行性能检测对比。
化学强化:采用K、Na离子做强化处理并进行性能检测对比。
注:可选择任意一种普通玻璃进行设计
设计三、普通陶瓷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1. 目的要求:通过设计全面掌握普通陶瓷的整个工艺过程及性能测试方法等。
2. 所需仪器设备及材料:粉碎机、高温炉、压片机、材料力学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差热分析仪、投射偏光显微镜、石英、长石、粘土、霞石正长岩、硅辉石、透辉石、酸、碱等。
3. 设计内容
(1)资料查阅:查阅相关资料并认真阅读。
(2)陶瓷制备
原料准备:根据普通陶瓷的成分要求准备石英、长石、粘土、霞石正长岩、硅辉石、透辉石等原料,并了解其化学成分。
配方设计:根据原料的化学成分设计配方。
配料粉碎:将按配方设计好的配料混合并进行粉碎。
坯体成型:将混合好的配料压制成型。
坯体干燥:根据坯体的含水性进行干燥处理。
陶瓷烧制:选择合理的烧成机制将压好的坯体进行烧制。
(3)陶瓷质量检测
陶瓷成分测试:利用测试仪器或偏光显微镜测定其物相组成、结构等。
陶瓷物理化学性能测试:包括抗弯和抗压强度、收缩率、吸水率、热稳定性及抗腐蚀性性等。
(4)陶瓷的原料和产品进行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跟据测试结果探讨普通陶瓷的成瓷机理。
注:可选择任意一种普通陶瓷进行设计
设计四、 耐火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1. 目的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