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世说新语》名篇选译教案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说新语》名篇选译 用“切分法”落实文言文翻译得分点 一、关于《世说新语》 1、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南朝宋刘义庆召门客编撰。1130则,36篇,长短不一,“随手而记” 。 2、记述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趣事。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夙慧、容止、任诞、简傲、俭吝、忿狷”等36类。 3、“魏晋风度”,褒贬不一。 (一)切分法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二)考点 (三)原则 译:君子广博的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那么(他) 就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失了。 1、实词: 2、虚词: 3、句式: “参”: 检验,检查。 知:通“智”,智慧。 “而①”:递进连词,并且。 “而②”:并列连词,不译。 乎:“于”,对于。 ①状语后置,“日参省乎己”; ②省略句,省主语“他”。 二、本课知识点 用“切分法”力争字字落实,译准考点词及特殊句式。 (将一个长句子切分成若干短语或词组,使翻译更有层次与针对性。) ? 第1组:《床头捉刀人》 第2组:《泰山桂树》 第3组:《王蓝田性急》 第4组:《雪夜访戴》 三、分组演练 预习要求: 1、翻译文段,在原文标出考点词句,并作批注。 2、自设一道翻译考题,并写出考点词句及翻译答案。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捉:握,拿 (古今异义) 1、床头捉刀人 雄:称雄,威慑 (形作动) “乃……也”:是 (判断句) 非同寻常 (古今异义) 然:转折连词,但是 (必须译出的虚词)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译文: 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臣,他自认为形貌丑陋,不足以威慑远方的国家,就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他自己则握刀站在崔季珪的坐榻边做侍从。接待完毕,(曹操命令)间谍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者评价说:“魏王高雅的气度,非同寻常,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曹操听后,就派人追去杀了这个使者。 曹操: 有谋略,多疑,狭隘,残暴 1、床头捉刀人 选句切分: 翻译全句: 考点词语: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王高雅的气度不同寻常 ,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非常:不同寻常。 然:但是 “乃……也”,判断句式。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2、泰山桂树 阿:山的角落 (古今异义) 为:被 句式:判断句 于:对于 (必须译出的虚词) 荷:担负,承受 (古今异义) “斯”,此,这;“之”,衬字,不译。 2、泰山桂树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季方曰:“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译文:有人问陈季方说:“您的父亲太丘,有什么功业和德行,而蒙受了天下如此崇高的名望?”季方说:“我对于我的父亲就好像生长在泰山山腰的一株桂树,上面是万丈高的陡壁山峰,下面有无法测量的深渊;树顶被甘露沾湿,树根为泉水滋润,在这样的时候,桂树又怎么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父亲有没有功德。” ? 聪慧、机智,寓父亲的褒扬于泰山桂树之喻,以曲折的方式回答了客人的问话。 陈季方: 选句切分: 全句翻译: 考点词语: 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斯”:此,这;“之”:衬字,不译。 “焉知”:怎么知道。 在这样的时候,桂树又怎么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渊泉有多深呢?(我)不知道(父亲)有功德呢还是没有功德啊。 省略句:“(吾)不知(家君)有功德与无也!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