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独立试航——预习提纲 科举制的诞生: 【背景、创立】 科举制的完善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科举制的影响【3条】 一、科举制的建立 1.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一个读书人的一生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 。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除了。 * * * * * 潮州牌坊街之林大钦状元坊 有一种广东小吃,用猪瘦肉丸、 猪肝片、猪粉肠加入粥中煮熟 而成。色白鲜明,糜水交融, 味鲜香厚。它叫及第粥。 在科举制考试的年代,一位考生在试卷中把“昧昧我思之”,错写成“妹妹我思之”,主考官阅卷,提笔写下评语“哥哥你错了”。成为一时笑谈。 李鸿章的一远亲参加考试,无奈腹中点无墨水,希望考官给予照顾,便在试卷上写“我是李中堂的亲妻(戚)”。考官阅卷写下“你是李中堂的亲妻,我不敢娶(取)。” 科举制之前,这些没有真才实学的考生,依靠关系能被录取吗? 据史料记载:隋朝建立后,仍沿用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但第二年隋文帝就废除了旧的选官制度。 请你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呢?(背景) 自主探究 (提示:可结合课本17页第一段)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科举制创立前,做官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1.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 2.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诞生 3.科举制的作用(政治) 1)出身不高但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做官; 2)选拔官员的权利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状元 武则天: 开殿试 设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二 科举制的完善 三 科举制的影响 政治: 教育: 文学: 对外国 的影响: 改善了用人制度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对世界文明史产生过重要贡献。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 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谁? 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大雁塔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及第谣》 殿试的创立对科举制的完善有什么作用? 私 塾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武举的创设对唐朝会有什么影响?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王昌龄 岑参 韩 愈 王维 欧阳修 苏轼 苏辙 柳公权 陈子昂 “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生员,俗称秀才) 童试 (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 (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 (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殿试 了解一下: 假如你是唐朝的书生,你必须经过层层选拔才能考取状元! 后期逐渐僵化,慢慢成为禁锢思想的障碍 科举制的弊端 四、科举制的废除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