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国国防预算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财政部提交的《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11年中国的国防支出安排为6011亿元,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加约676亿元,增长12.7%,国防费预算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预算的6%,与前几年相比,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中国的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比重约为1.4%,而美国大约超过4%,英国、法国等一些国家都在2%以上。 * * 第三节 文科卫支出 一、文教科卫支出的经济性质 即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支出的简称,由国家财政用于这些事业的日常经费支出。 从产品属性上看,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属于具有外部性的混合产品。 1.科教文卫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2.科教文卫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静态、相对意义上 3.科教文卫支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意义 * * 二、教育支出 (一)教育支出的范围 我国教育产品分为3类: 一是具有纯公共物品性质的义务教育; 二是具有准公共物品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三是私人物品性质的教育服务。如职业培训、家教服务等。 政府教育投入的范围应该是具有纯公共物品性质教育的全部领域和作为准公共物品教育的部分领域。 * * (二)政府教育支出的方式选择 政府提供教育的方式有两类:一是直接开办公立学校,对学生实行免费或低学费教育;二是政府出资提供补贴,鼓励私人办教育。从教育支出的形式看,一般有三种: 1.对学校的经费补助 它不是直接补助给学生本人,而是补助给学校当局。在美国,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的支持;我国,政府对普通高校的经费补助。 * * 2.收入补助 实际上是政府转移性支出的一部分。它是通过福利性开支增加某些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以相应提高其在教育方面的支出。 3.定额补助 其目的是让居民享受一定数额的免费教育。如我国的义务教育。 * * (三)我国的教育经费支出规模变化和现状 我国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有五方面: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学杂费以及其他教育经费等。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仍是最大的教育经费来源。 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从 4000多亿元增加到9700多亿元。教育支出占财政 总支出的比重从14.9%提高到16.3%。 * * 12.81 16.08 2.44 2.76 55.68 65.92 4637.7 2001 12.78 15.45 2.96 2.23 54.19 66.58 3849.1 2000 12.23 13.84 3.76 1.86 54.22 68.30 3349.1 1999 12.10 12.54 4.81 1.63 53.09 68.92 2949.1 1998 5.62 12.88 6.74 1.19 53.63 73.57 2531.7 1997 5.08 11.54 8.33 1.16 53.57 73.89 2262.3 1996 其他 (%) 学费和 杂费 (%) 社会捐 资和集 资办学 (%) 社会团体 和公民个 人办学 (%) 预算内 教育经 费(%) 国家财政 性教育经 费(%) 合计 (亿元) 年份 我国教育投入总规模及各种来源的比重 * * 我国教育支出的现状 1.财政性教育投入不足 基本情况:2005年,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达3.3%,上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已达4.2%。《中国教育支出纲要》中制定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在二十世纪末应达4%。 造成结果:教育普及率低;教育乱收费现象普遍。 * * 世界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 国家和地区 1980年 1995年 全世界 4.4 5.2 低收入国家 3.4 3.9 中等收入国家 4.4 5.2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3.9 4.6 高收入国家 5.6 5.5 中国 2.5 2.3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