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题3.doc
七年级历史
命题人:
5、秦朝和隋朝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 )
A、是统一短暂的封建王朝 B、修建了我国历史上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
C、实行暴政,并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灭亡 D、实行文化专制,从思想上控制人民
6、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诗圣”指( )
7、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两宋与西夏、金、辽并立的示意图中错误的是( )
8、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西夏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9、右图是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建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被投降派杀害
C、岳家军抗击辽兵,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10、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饮茶之风风靡全面 B、人们可以用上青次瓷碗白瓷壶
C、农民可以用曲辕犁耕田,简车灌溉 D、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
二、读图识图(第11题5分,第12题9分,共14分)
11、读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是谁?图二人物是谁?他的身份是什么?(3分)
(2)列举两个汉族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历史史实。(2分)
12、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充下表: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北宋 辽 西夏 三、判断改错(第13题10分,第14题5分,共15分)
13、判断正误,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完善科举,设置殿试制度。这个皇帝是唐太宗( )
(2)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的是唐玄宗。( )
(3)隋朝时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印刷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4)在宋代,居住在城市的居民没有等级之分。( )
(5)南宋都城临安是一座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 )
14、阅读材料,判断正误,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材料三: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1)材料一反映了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经济的繁荣情况。( )
(2)材料二反映的是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和亲。( )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朝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和睦关系。( )
(4)材料三反映的是鉴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
(5)三则材料能使我们感受到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 )
四、材料解析(第15题15分,第16题6分,共21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151年海陵王因为上京地处极北,偏僻而且不便统治,于是决定将都城迁往地点居中的燕京(今北京)。工匠们经过两年的辛勤劳作,终于大功告成。1153年,完颜亮举行盛大的仪式,浩浩荡荡南迁,进入中都燕京。从此,金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到了中都。
——《金史》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迁都之后二十多年时间,女真族逐渐改变旧俗。在日常饮食、音乐等方面“皆习汉风”。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1)金朝为什么要迁都?
(2)金迁都后产生了哪些影响?
(3)金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改变女真旧俗?
16、阅读下列材料:
“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科学用书》
(1)上述材料中“他”是谁?(2分)
(2)要到哪里去?(2分)
(3)去干什么?(2分)
五、活动与探究(20分)
17、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