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次会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贯彻实施分工方案》 第三次会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方案》 第七次会议《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试点方案》和《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试点方案》 第八次会议《关于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的意见》 第九次会议《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第十次会议《关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方案》 第十一次会议《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 一、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内涵、目标 二、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原因 三、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主要任务 一、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内涵、实现途径 (一)内涵 公正司法是法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其基本内涵是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义的精神。 1. 审判公开。 2.程序公开、合法。 3.法官中立。 4.诉讼地位平等 英国培根: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一、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内涵、实现途径 (一)内涵 公正司法是法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其基本内涵是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义的精神。 1. 审判公开。 2.程序公开、合法。 3.法官中立。 4.诉讼地位平等 司法公信力,即人民群众对司法制度、司法机关、司法权运行过程及结果的尊重和信任程度。 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提高政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司法公正与司法公信力的关系: 实体公正是司法公信力的核心和价值标准 程序正义是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基础 一、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内涵、目标 (二)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 一、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内涵、目标 (二)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 四中全会司法体制改革目标: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着眼于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保证公正司法,依法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提高司法公信力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二、保证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原因 (一)司法被动的局面从未根本扭转 1、司法形式依旧严峻 “呼格案”、“念斌案” 2、我国已经进入“诉讼社会”时代 二、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原因 (二)司法体制存在弊端 1、司法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本职作用发挥得不好,公民寻求司法外救济的行为较为频繁。 “冀中星案” 2005年6月28日驾驶摩托三轮拉客时,冀中星与新塘村治安队队员发生冲突,冀中星下肢瘫痪。 2005年7月8日冀中星到东莞厚街镇公安分局上访。 2007年1月31日冀中星向东莞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007年7月,东莞市人民法院判其败诉。冀中星上诉,2008年1月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 2009年9月致信中央政法委,2013年7月17日,东莞市信访局收到国家信访局转来的冀中星在国家信访局网上的投诉信。 2010年东莞厚街镇公安分局给冀中星10万元,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