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 1 成人的各类血细胞均发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2 造血器官有一个变迁的程序。 (1)在胚胎发育的早期,是在卵黄囊造血,从胚胎第二个月开始,由肝、脾造血;(2)胚胎发育到第五个月以后,肝、脾的造血活动逐渐减少,骨髓开始造血并逐渐增强;(3)到婴儿出生时,几乎完全依靠骨髓造血,但在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可再参与造血以补充骨髓功能的不足。 (4)儿童到4岁以后,骨髓腔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造血组织增长的速度,脂肪细胞逐步填充多余的骨髓腔。(5)到18岁左右,只有脊椎骨、肋骨、胸骨、颅骨和长骨近端骨骺处才有造血骨髓,但造血组织的总量已很充裕。(6)成年人如果出现骨髓外造血,已无代偿的意义,而是造血功能紊乱的表现。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项分化的能力。 造血干细胞通过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一个当即分化为早期祖细胞,另一个保持干细胞全部特征不变。通过自我复制和自我维持,可保持自身细胞数量的稳定,通过多向分化可形成各系的定向祖细胞。并有90﹪≈99.5﹪的造血干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之外(G0),一旦机体需要,更多的造血干细胞从G0期进入细胞周期,故具有很强的增殖潜能。 血细胞生成过程: 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多系祖细胞(淋巴系、髓系祖细胞)→单系祖细胞〕→前体细胞(可识别)→外周成熟血细胞 造血干细胞的数量不能扩增(因其自我维持特性),但可保持数量稳定。 造血过程中细胞的大量扩增主要依赖祖细胞数目的扩增,但祖细胞无自我维持特性,寿命有限,不能长期重建造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基因转染等。 造血微环境 指造血干细胞定居、存活、增值、分化成熟的场所 包括: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各种造血调节因子、进入造血器官的神经细胞和血管 (一)红细胞的数量与形态. 1、 数量最多 正常成人: 男性 (4.0-5.5)× 1012/L 女性 (3.5-5.0)× 1012/L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主要是血红蛋白。 成年:男性: 120-160g/L 女性:110-150g/L 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贫血 正常红细胞数和Hb浓度还与年龄、生活环境、机体功能状态有关。 2 红细胞的形态 双凹圆碟形,直径7-8um,周边最厚2.5um,中心最薄1um。保持双凹蝶形需要消耗能量。 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无核,无线粒体,糖酵解是获能的唯一途径。 ★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 1.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可塑变形性 悬浮稳定性 渗透脆性 (1)可塑变形性 正常红细胞在外力的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就是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外力撤走后,形状可恢复。 红细胞在体内能随流动管道的形状、随当时当地的流动状态而改变自己形状,为生存所需最重要特性。取决于红细胞几何形状、细胞内粘度、红细胞膜弹性。 正常成人红细胞体积约90um3.表面积140um2 表面积/体积比值较大所以容易变形。 血液通过微循环,在血液和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微循环毛细血管直径很小,最小的只有3—4微米,当红细胞在全身血管中循环运行时,要多次经过这些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必须经过变形才能通过,从而保证微循环的正常灌流 红细胞流过直径比它的直径还小的营养性毛细血管、孔道或受到切应力作用时,其形状就会顺着血流方向发生多种有利于流动的改变 如切应力超过0.3牛顿/平方米,正常的红细胞其长轴与流体流动方向平行变成子弹头状、降落伞状、泪滴状、胚胎状、梭状等多种形状 如把切应力去除,红细胞又立即恢复到双凹圆盘型 骨髓中新产生的红细胞直径约7—8微米,要通过直径为0.3微米的骨髓窦才能进入周围血液循环,所以要求此时的红细胞有很大的变形性。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是由于——红细胞与血浆间的摩擦力阻止红细胞的下沉。 双凹圆碟形红细胞表面积、体积之比较大,红细胞和血浆之间的摩擦大,所以红细胞下沉较慢。 红细胞叠连 红细胞彼此能较快的以凹面相贴,称之为红细胞叠连。 这种叠连使红细胞团块表面积与体积比减小,血浆对红细胞团块的摩擦力减小,沉降加快。 这种叠连不是细胞本身,而在于血浆的变化 影响悬浮稳定性的因素 1、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及胆固醇含量增高时,加速沉降 2 血浆中白蛋白、卵磷脂的含量增多时,沉降率减慢 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等→红细胞叠连↑→血沉↑ (3)渗透脆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