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级固体制剂-1-1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固体制剂-1-1 主要内容 固体制剂的特点 固体制剂的制备工艺 固体制剂的体内吸收路径 Noyes-Whitney方程 不同固体制剂的吸收过程 Noyes-Whitney方程 第二节 散 剂 散剂的制备 散剂的制备 物料的前处理 将物料加工成符合粉碎机所要求的程度,大小/干燥程度。 散剂的制备 粉碎(crushing) 常用粉碎方法 干法粉碎/湿法粉碎 单独粉碎/混合粉碎/低温粉碎。 散剂的制备 粉碎(crushing) 粉碎机 3)流能磨(fluid-energy mill)也称气流粉碎机 **系利用高压气流使药物的颗粒之间以及颗粒与室壁之间碰撞而产生强烈的粉碎作用 **在粉碎过程中,被压缩的气流在粉碎室中膨胀产生的冷却效应与研磨产生的热相互抵消 **药物温度不升高,适用于对热敏感的药物的粉碎 粉碎的同时就进行了分级,可得到5?m以下的微粉。 散剂的制备 筛分(Sieving method) 筛分的目的 是以达到粒度均匀的目的。 筛分设备 摇动筛(平面) 振荡筛(立体—圆周+上下) 药筛的分级 “目”每一英寸上的筛孔数目 粉的分级 散剂的制备 混合机械 旋转混合机 (对流/扩散) 槽形搅拌混合机 (剪切/对流/扩散) ? 双螺旋锥形混合机 (对流/扩散) 散剂的制备 分剂量 容量法分剂量 流动性、堆密度、吸湿性及分剂量的速度均能影响分剂量准确性。 包装与贮存 散剂的比表面积一般较大,故其吸湿性或风化性较显著。防潮包装是保证散剂质量的重要措施。 用透湿系数P小的包装材料 蜡纸A 3、聚乙烯2、聚苯乙烯6 散剂的质量检查 均匀度检查 肉眼检查法 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压平,在亮处观察,外观色泽均匀,无花纹与色斑等异常现象。 含量测定法 从散剂不同部位取样,测定含量。 2.粒度检查 过筛法和光学显微镜法 称取散剂10g置7号筛,筛上加盖,通过筛网的粉末重量不应低于95%。 定义 颗粒剂(granules)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粒径范围在105-500 ?m的颗粒剂又称细(颗)粒剂。根据分散性质,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及泡腾性颗粒剂。 颗粒剂的制备 1. 外观 色泽均匀,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 2. 粒度 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总和15.0%;细粒剂不能通过五号筛和能通过九号筛的颗粒总和10.0% 3. 溶化性 取供试颗粒剂10g,加热水200ml,搅拌5min,可溶性颗粒剂应全部溶化或轻微浑浊,但不得有异物。 单剂量泡腾性颗粒剂在200 ml水(15-25℃)5 min内应完全分散或溶解。 4. 干燥失重 不得超过2.0%。 5.装置差异 散剂的制备 散剂的制备 细粉 最细粉 极细粉 药筛的规格 散剂的制备 制备工艺 前处理 质检 混合(mixing) 目的:使混合物含量均匀一致 混合机理: 对流混合 粉体在容器中翻转,产生较大距离位移的总体混合形式。 剪切混合 在不同组成的界面间发生剪切作用的形式,破坏粒子的聚集态而发生混合 扩散混合 混合容器内粉末的紊乱运动改变其彼此间的相对位置而发生局部混合现象 混合方法:搅拌混合、研磨混合、过筛混合 **等量递增混合法 散剂的制备 + + + + + 等量递增法 散剂的制备 散剂的制备 混合影响因素: 1)形状规则的粉粒较不规则者易于混匀; 2)细小的粉粒因其流动性差而混合较困难; 3)小粒径、大密度易下沉; 4)球形颗粒易流动易产生离析,加小量水; 5)密度的影响在流态化操作中比粒径显著; 6)混合比越大,混合度越小; 7)静电荷力往往是在混合器中妨碍混合的主要原因(克服:达到最大混合效果时即停止转动;交互加入药物组分;加少量水湿润药物;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或润滑剂); 8)混合的时间越长越均匀,小量混合不得少于5分钟 散剂的制备 散剂制备工艺 前处理 质检 标示装量 装量差异限度/% 0.1g或0.1g以下 0.1g以上至0.3g 0.3g以上至1.5g 1.5g以上至6.0g 6.0g以上 ±15.0 ±10.0 ±7.5 ±5.0 ±3.0 3.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测定,不得超过9.0%。 4. 干燥失重 不得超过2.0% 5. 装量差异 散剂的制备 第三节 颗粒剂 甲磺酸双氢麦角碱(预制缓释颗粒) 磷酸奥司他韦(预制颗粒) 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 奥美拉唑肠溶颗粒 概述 特点 1) 颗粒剂的飞散性/附着性/聚集性/吸湿性等均较散剂小,有利于分剂量 2) 可溶解或混悬于水中,有利于药物在体内吸收 3) 可包衣或制成缓释制剂 4) 难混合均匀的散剂可制成颗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