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四川文综·13)(28分)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阅卷专家对卷面规范的一般建议 (1)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主观题通常采取网上阅卷的形式,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老师找不着要点。 (2)答案要“三化”:条理化、要点化、序号化,使评卷老师一目了然。 (3)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因此答主观题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 (4)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 结束放映 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 温故知新: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分别有何贡献? 明清时期加强专制君权的措施 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1、调整中央机构。如明代废丞相、设内阁等 。 2、加强对地方控制。如秦设立郡县制元行省制 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如秦设御史大夫、汉设刺史监察百官。 4、注重官吏的选拔。如秦官吏由皇帝任免,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5、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文字狱 时期 制度 基本史实 秦朝 汉 尚书常侍组成,决策机构 隋唐 宋 元 明 清 三省六部制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合作探究1: 二府三司制 一省制 废丞相,设内阁, 权分六部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纵向联系:皇权和相权矛盾演变的史实 丞相总揽行政;御史大夫,监察;太尉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分工明确 相权一分为三,宰相只保留行政权; 后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相权加强,威胁皇权 合作探究3: 比较 三省六部制 三权分立制 设置目的 分权内容 分权部分 实质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封建社会君主专制 决策、审议、执行 防止专制独裁,维护民主政治 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制度 立法、行政、司法 中西比较:三省六部制和三权分立制的区别 合作探究4: 比较 中国(明清) 内阁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 内阁制 最大不同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性质 西方内阁则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行政机关 内阁权限 有决策权 权力中心 议会 影响 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无决策权 皇帝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皇帝的内侍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中西比较:中英内阁制的区别 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为正式的辅政机构。 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出一些人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方,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 因此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治国变成了治官,治官变成了集权,而集权则又导致了冗官冗吏,腐败丛生,国亦难治。这种不断的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动的基本规律。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下君主治国的基本规律作了如下总结 问题:指出秦朝以后中枢机构的四次大规模“循环”,结果是否如其所言? 第一次:汉武帝时设立“中朝”决策机构,限制“三公”权力。 第二次:宋代以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第三次:明朝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内阁制形成。 第四次:清朝雍正帝增设军机处。 四次循环都使中枢机构原有权力分散,皇权加强。 秦朝 汉末魏晋 唐朝 宋朝 元朝 郡 道 路 行省 州 州 县 县 县 州 郡 县 路 州 县 明朝 清朝 承宣布政使司(行省) 府 县 省 道 府 县 府 趋势: 不断削弱地方的权力,以加强中央的权力。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八股文 才学 门第 品行 军功 血缘 标准 八股取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4_T4316-2022_皖北地区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_安徽省.docx VIP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 Unit 3 单元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 人教版高中数学精讲精练选择性必修二4.1 数列的概念(精练)(解析版).pdf VIP
- 输液港用无损伤针相关知识.pptx VIP
- 《尝试教学法》-公开课件.ppt VIP
- 石油化工行业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说明(2019)版.docx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 Unit 3 单元测试卷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序列表.doc VIP
-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2020整理).pdf VIP
- 保洁服务管理人员安排、架构,管理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