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第3课(上课)促进民族大融合3教程解析.ppt

2012届第3课(上课)促进民族大融合3教程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 化发展。 2.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 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 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及成功原因: 1.特点: 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2.成功原因: 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②内容全面,措施得力; ③冯太后和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④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认识: (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2)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3)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民意; (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 ? 有人认为:“北魏建国后,部落解体进入奴隶社会。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奴隶制度使中国北部的经济生活倒退二千年。”你同意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不同意。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 (2)北魏早期统治者的一系列汉化改革,开启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 探究与讨论 (3)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孝文帝进行改革,推行汉化政策,采纳汉族地主阶级的政治制度等,加速了北方封建化的进程。孝文帝改革使北魏适应了黄河流域的封建生产方式。 (4)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人民生活大大丰富,人民生活大大加强,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对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但也不乏不同声音。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二十余年之后,爆发了六镇起义,再过十余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二国,实权分别落入高欢、宇文泰之手。因此,有学者认为造成北魏后来局面的根源,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孝文帝改革。因为,孝文帝舍平城迁洛阳,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文弱之风,进一步削弱北魏军事力量,这是他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并说孝文帝的改革,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文缛节,丢掉的恰恰是拓拔的长处——勇武质朴,这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 你同意上述见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百家争鸣 不同意。迁都洛阳后,鲜卑族在孝文帝改革的推动下,其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为隋唐时期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对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 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同意。在孝文帝统治期间,他通过改革,学习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用汉人的文化改造了鲜卑族,这些措施使鲜卑族丢弃了本民族的特色,导致了鲜卑族军事力量的衰退和统治力量的削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 * * * 【课程标准】: 了解孝文帝改革推动中国北方在经济恢复、文化发展、民族融合方面的基本史实。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一生活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 的恢复与发展 二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 化进程 三 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 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 基础 知识结构 牧马 (魏晋墓壁砖画) 牵羊的少数民族 (魏晋墓壁砖画) 耕牛图 (魏晋墓葬壁画) 扬场图 (魏晋墓葬壁画) 1.农业: 2.畜牧业: 品种、饲养、繁殖、兽医经验等丰富 ⑴生产工具得到改进 ⑵耕作技术的提高 ⑶兴修水利 ⑷开垦荒地 ⑸经济作物的种植 一、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敦煌莫高窟中北魏绣品“佛说法图”残片,画面上绣有坐佛、立佛、男女供养人、多样的散花等,全图绣法娴熟,线条流畅。 如果你们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小甲在图书馆查到了这两张图片,从中他将获得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 北魏时期的动物纹锦 北魏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尤其纺织业的发展。 均田制,租调制,服装的易服。 3.手工业: ⑴丝织业达魏晋以来最高水平 ⑵制瓷业获很大发展,青瓷出现 4.商业: 一、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大市 小市 四通市 北魏都城洛阳 材料:北魏的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孝文帝时铸造的铜钱——太和五铢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北魏政府开明的商业政策;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等 北魏商业和贸易繁荣;鲜卑族逐渐汉化。 小组成员小乙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收集了所示的研究性学习材料,他这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