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知识宣传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善舞红袖传飞鸿 莫言深闺空寂寞 辐射安全知识宣传 慈溪市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 X射线的发现 1895年伦琴(Roentgen)发现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Becqnerel)发现放射性物质铀,开启了原子能和平利用的大门。 X射线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半个多世纪以来,以X射线影像诊断为代表的各项放射诊疗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人类防病治病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十年以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放射诊疗的应用范围和技术手段也在迅猛发展。同时,放射防护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我院开展的放射诊疗技术包括X射线影像诊断(普放和CT)。 射线对人体组织的影响 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生物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例如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的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发生,也不会伤害身体。不同组织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人体对辐射的高度敏感组织有:淋巴组织、胸腺、骨髓、胃肠上皮、性腺和胚胎组织等;中度敏感组织有:感觉器官、内皮细胞、皮肤上皮、唾液腺和肾、肝、肺的上皮细胞等;轻度敏感组织有: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等;不敏感组织有:肌肉组织、软骨、骨组织和结缔组织等。 生活中处处都有放射性 尽管100多年前人们才发现放射性,但放射性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放射性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 放射源的防护 放射源发射的射线有:阿尔法射线(α射线)、贝塔射线(β射线)、伽玛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n射线)、X射线,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得到。不同的射线在物体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同。一张厚纸可挡住阿尔法射线;有机玻璃、铝等材料可有效阻挡贝塔射线;伽玛射线穿透能力较强,可以用混凝土、铅等阻挡;中子射线需用石蜡等轻质材料来阻挡。因此,放射源并不可怕,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已经采取了安全保护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对人体是基本没有危害的。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以下三种防护手段: (一)距离防护:距离放射源越远,接触的射线就越少,受到的伤害也越小。(二)屏蔽防护:选取适当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铁或铅等)做成屏蔽体遮挡放射源发出的射线。(三)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上述三种防护手段组合应用。 患者放射防护须知 一、 放射诊疗是人类现代医学战胜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必要的、合理的放射诊疗利大于弊。 二、 当您进行透视、拍片、CT、造影和介入诊疗时,医务人员会合理运用、优化选择各种放射诊疗技术,在达到诊疗目的的同时,尽量减少照射剂量。 三、 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接受放射诊疗时,请务必遵从以下要求,以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最大限度地避免辐射损伤: 1、患者和陪检人员应自觉服从医务人员的安排,主动配合,使诊疗活动 2、 患者和陪检人员应在规定区域候诊,远离贴有黄色辐射标识的区域。 3、 未经工作人员允许,严禁随意开启射线防护铅门。 4、 铅门上方的红色辐射指示灯闪亮时,严禁进出机房。 5、尽量减少陪检人员,处于孕期的家属、携带婴幼儿的家属禁止陪同检查。 6、 患者及其陪检者进入各类射线机房时,可主动要求工作人员提供防护用具,或执行工作人员安排的防护措施。 7、 放射诊疗完毕,请尽快离开机房,以减少散射线危害。 8、 患方应遵从执业医师制定的放射诊疗方案,切勿盲目要求不必要的射线检查项目,避免无效照射。 二个问题解答 北京读者卢女士问:我今年67岁,没有慢性病,一个半月前出现咳嗽、咳痰,住院治疗,这段时间前后做了3次肺部CT检查,请问这么短时间做这么多次,X线辐射会不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张滨解答:CT检查因较以往的X线拍片更能清楚地显示细小病变,减少误诊,已成为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目前各大医院使用的CT检查设定的剂量都是相对安全的,在检查中设备根据人体的不同部位设定不同的参数,并且检查过程中都使用了自动毫安扫描,较以往的检查剂量越来越低。 我们每天都接受来自环境的X线辐射,例如坐10小时飞机所受到的辐射约为0.2毫西弗(辐射剂量),拍一次胸片约0.01毫西弗,一次胸部CT检查约为2-3毫西弗。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当剂量低于100毫西弗时,癌症风险无明显增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