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渥全》.pptVIP

苏轼,《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渥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坎坷的一生 本文写作背景: 思考:一、词的题目是《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那作者有没有着眼于亭本身的描写?词的主要描写对象是什么? 1、这是一幅壮阔、优美的画面。我在落日中卷起绣帘眺望,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亭台相映,空阔无际。 2、这是一幅开阔、迷蒙的画面。这常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 3、这是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 4、这是一幅惊心动魄、惊险的画面。大风骤起,江面波涛汹涌,一个白头老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大浪中出没。       表现了作者身处逆境而泰然面对的达观情怀和博大的胸襟。 二、将写景、抒情和议论熔为一炉。 本词通过联想、对比、议论来写眼前景。例如,用记忆中的平山堂的景色的联想,来描写眼下的快哉亭的景色。又如,用宋玉《风赋》中的感受和眼下在快哉亭的感受进行对比议论等。 * * 苏轼词二首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文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3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婉约与豪放并重 在他之前,诗庄词媚,词多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软”,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凡是诗所能表现的题材和主题,都在词里表现,正如刘熙载所说的,达到“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的程度,使词走出了樽前檀板、深闺小楼,进入社会民生的广阔天地中。这就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功能开创了豪放词风。 北宋文坛成就卓越的大家,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作诗讪谤朝廷而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后历官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杭州知州、颍州知州。不久又因写文章讥斥朝廷被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接着再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治所在今海南儋县)安置。1100年被赦北归,第二年病死于常州。 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政治上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思想上?他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玉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吞五湖三江”的气象。 文 艺 全 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积极、进取 乐观、旷达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 苏轼则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 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 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诵读 重点字词: 长记:经常记起。 欹枕:斜躺着看风景的悠然自得的情态。 杳杳:遥远迷蒙的样子。 认得:体会到。 天籁:自然界的音响,在此指风。 浩然气:最高的正气和人格节操。 作者着笔的重点并不在于亭本身,而在于亭周围的广阔景象。 二、词中哪些句子在写快哉亭周围的景色?你觉得那里的景色怎么样?请用自己的话把这幅景象描写出来。 1、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2、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3、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4、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三、作者在写景时用了什么手法? 1、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2、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