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 (D )
A 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 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C 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D 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E 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2 PH分配学说适用于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机制的是被动扩散
3 血液中能向各组织器官运转分布的药物形式为游离药物
6 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吸收较好的原因是弱酸性药物在胃中主要以未解离型形式存在
7 大多数药物在小肠中的吸收比pH分配假说预测值要高的原因是 小肠粘膜具有巨大的表面积
8. 药物胃肠道的主要及特殊吸收部位是 小肠
9. 同一种药物口服吸收最快的剂型是溶液剂
10 .对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越广
11.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该药物( D)
A.半衰期短
B.吸收速度常数ka大
C.表观分布容积大
D.表观分布容积小
E.半衰期长
12.静脉注射某药物500mg,立即测出血药浓度为1mg/mL,按单室模型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B)
A.0.5 L
B.5 L
C.25 L
D.50L
E.500L
13.药物的消除速度主要决定( C)
A. 最大效应
B.不良反应的大小
C.作用持续时间
D 起效的快慢
E.剂量大小
1 、正确论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内容的是( C)
A 、探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强度 B 、研究药物作用机理
C 、研究药物在体内情况 D 、研究药物制剂生产技术
2 、能避免首过作用的剂型是( D)
A 、骨架片 B 、包合物 C 、软胶囊 D 、栓剂
3 、进行生物利用度试验时,整个采样时间不少于(C )
A 、 1-2 个半衰期 B 、 2-3 个半衰期 C 、 3-5 个半衰期
D 、 5-8 个半衰期 E 、 8-10 个半衰期
4 、药物剂型与体内过程密切相关的是(A )
A 、吸收 B 、分布 C 、代谢 D 、排泄
5 、药物疗效主要取决于(A )
A 、生物利用度 B 、溶出度 C 、崩解度 D 、细度
6 、影响药物吸收的下列因素中不正确的是(A )
A 、解离药物的浓度越大,越易吸收 B 、药物脂溶性越大,越易吸收
C 、药物水溶性越大,越易吸收 D 、药物粒径越小,越易吸收
7 、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B )
A 、胃 B 、小肠 C 、结肠 D 、直肠
8 、下列给药途径中,除(C )外均需经过吸收过程
A 、口服给药 B 、肌肉注射 C 、静脉注射 D 、直肠给药
9 、体内药物主要经( A )排泄
A 、肾 B 、小肠 C 、大肠 D 、肝
10 、体内药物主要经( D )代谢
A 、胃 B 、小肠 C 、大肠 D 、肝
11 、同一种药物口服吸收最快的剂型是(C )
A 、片剂 B 、散剂 C 、溶液剂 D 、混悬剂
12 、药物生物半衰期指的是(D )
A 、药效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 、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C 、进入血液循环所需要的时间
D 、血药浓度消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二)配伍选择题
[1-5]
A 、主动转运 B 、促进扩散 C 、吞噬 D 、膜孔转运 E 、被动转运
1 、逆浓度梯度(A )
2 、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是(B )
3 、小于膜孔的药物分子通过膜孔进入细胞膜的是( D)
4 、细胞摄取固体微粒的是(C )
5 、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的是( E)
[6-10]
A 、 C=C 0(1-enk τ)/(1-e-k τ )·e-k t
B 、 F=(AUC0 →∝)口服/ AUC0 →∝)注射
C 、 C=KaFK 0 /V ( Ka-k )·( e -k t - e -kat )
D 、 C=k0 /kV·( 1- e-k t )
E 、 C=C0e-k t
1 、表示某口服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是(B )
2 、表示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A )
3 、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 E)
4 、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 D)
5 、表示单室模型,单剂量口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是(C )
(三)多项选择题
1 、生物药剂学中的剂型因素对药效的影响包括( ABCD)
A 、辅料的性质及其用量 B 、药物剂型
C 、给药途径和方法 D 、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厦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讲义解析.doc
- 厦门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书面报告解析.doc
- 社联骨干培训素质拓展策划书解析.doc
- 莘莘学子学业成功的加油站高考资讯高考试题辅导资料每天更新解析.doc
- 升压站施工组织设计解析.doc
- 生产实习报告T齐利刚解析.doc
- 生产型企业绩效考核方案(参考)解析.doc
- 生产运作管理(总稿)解析.doc
- 生产运作课程设计模板解析.doc
- 生产中心工作手册改解析.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