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大量商品化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創新者解答 The Innovator’s Solution 第六章 如何避免大量商品化? 企業競爭的重點是做顧客認為重要的事,而不是做你認為自己擅長的事: 決策五:如何避免大量商品化 任何創新產品,最後難逃大量商品化的命運,產品區隔愈來愈模糊,最後產品與競爭者間幾無差異。 獲利會轉向現有顧客還沒有很滿足的地方(反大量商品化),企業應該把自己放在這個破壞性創新的價值鏈中。 在整體產品條件不夠好的狀況下,建立品牌最有利可圖,因為顧客需要品牌的保障;當產品開始超過顧客期待時,藉品牌獲利的能力就會逐漸萎縮。 為何會出現大量商品化? 固定成本回收前: 利潤=銷貨收入─固定成本─變動成本 利潤=數量*〈單位售價─單位變動成本〉- 總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回收後: 利潤=銷貨收入─變動成本 利潤=數量*〈單位售價─單位變動成本〉 市佔率 大量商品化的缺點:毛利率降低 時機:產品設計及性能不夠好時 採用高度整合的企業 大發利市的企業 原因: 1.有專屬架構,和競爭產品之間形成極大的差異。 2.昂貴的生產設備形成新競爭者難以跨越的門檻─進入 者障礙。 例子:IBM,主機型電腦業中整合度最高廠商。 有專屬產品及強大的成本優勢,阻斷新進者 70%市佔率,95%市場利潤。 通用汽車,55%市佔率,80%市場利潤。 能夠生產高度差異化的產品,及累積強大的成本優勢,如同擁有一台印鈔機,高速印鈔機 產業重新洗牌 龍頭企業進入產品特優化(1) 原因:顧客不願付高價購買超過實際需要的產品 狀況: 企業進入規格化及大量商品化階段,逐漸失去產品性能的掌控力,左右產品性能的關鍵將落在零組件和子系統。 --企業變成規格化零組件的供應商,產品性能只是各個零件的加總,企業逐漸無利可圖。 --企業必須重新尋找財源, 龍頭企業進入產品特優化(2) 當某個產品的性能及穩定性過優時,競爭基礎就會改變。 不夠好的部分─新產品的上市速度;針對不同顧客需求的回應能力。 誰能在價值鏈的顧客界面做得更好,就能在新競爭基礎上居上風─能透過獨特方式與顧客界面進行整合的公司,就能在這些還不夠好的部分擁有競爭力。 運用規格化方式與顧客界面近距離整合的業者,無法取得競爭優勢。 大量商品化必經的六個過程 公司開發出一種性能雖然不夠好,卻優於其他競爭產品,且足以滿足顧客需求,而這個產品因有專屬架構,也創造可觀利潤。 為保持領先地位,公司不斷提升提生產品性能及穩 定性,卻衝過了頭,以至於低階顧客不需要也無法使用。 低階市場競爭基礎因而改變。 逐漸進入規格化的產品結構。 促使產業朝反整合方向發展。 競爭者能經易取得相同零組件,在產品性能或成本上,公司已經和競爭者沒有顯著差異。 速度、便利性與回應能力成為成功的關鍵 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將從最終產品移往子系統及銷售系統 成衣業:上一世代,品牌價值建立在產品上,Levis只在百貨公司設櫃;現在服飾店進駐 顧客對產品的要求,由品質移往購物的方便性,,創造及維持高品質價值的關鍵也從產品移往銷貨通路 產業朝規格化發展 破壞性創新 「過優產品」是連接破壞性創新和大量商品化的橋樑。 企業如果發現自己處於產品過優階段,就表示寶座即將拱手讓人,最好的策略是賣子彈給參賽者。 原因:市場出現破壞性商品,就會侵蝕現有市 場 產品被大量商品化,就會瓜分市場 。 大多數市場在位者終將成為這兩種趨勢下的犧牲者。 大量商品化 反大量商品化互補程序的步驟(1): 市場上有高成本競爭者時,規格化產品組裝者才能採行低成本策略。這意味當企業把市場專屬產品的高成本供應商淘汰之後,就必須移往高階市場,以另一批高成本供應商為競爭對象,重新開拓理想的利潤來源。 子系統成為組裝業者能否快速移往高階市場的關鍵。 反大量商品化互補程序的步驟(2): 子系統供應商之間的激烈競爭,會讓產品設計逐漸走向高度專屬結構。所以,企業必須竭盡所能超越競爭者的產品性能。 這類子系統領導供應商會持續銷售差異化的專屬產品,並以此獲取高利潤。 這種創造高獲利專屬產品的過程,是下一個大量商品化與反大量商品化循環的開始。 個人電腦產業產品價值鏈的利潤流向 市場處於還不夠好階段,由相互依賴性高的專屬零組件組成 產品走向規格化,產品性能超過顧客需求 R.O.A最大化的陷阱 資產報酬率=利潤/資產*100% 資產報酬率最大化 案例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