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象似性(iconicity)和隐喻(metaphor)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两大重要领
域。对于二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语言建构和概念运作机制,进而
可以为语言的教与学提供建设性的理论支持,因此具有重大价值。然而,目前对
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却数量有限而且在理解上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在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之后,在第三
章中区分了皮尔斯(Peirce)与雷可夫(Lakoff)二者的隐喻概念,因为这两个
概念经常会被混淆,从而对于本文的研究构成障碍。本文认为雷可夫的隐喻概念
要比皮尔斯的隐喻概念包含范围广,抽象性高。本文第四章从相似性、区别以及
相互作用三个角度对于象似性与隐喻二者间的关系予以探讨。本文指出二者有三
个相似点:二者都是有理据的(motivated),二者都以相似性(similarity)为
基础,二者皆为映射(mapping)过程。另一方面,二者存在以下不同:(1)象
似性属于语言建构原则,主要涉及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对应,而隐喻属于概念运作
机制,主要涉及更加抽象的域(domain) — 概念(concept)间的对应;(2)
二者指代人类经验方式不同;(3)二者涉及不同类别域之间的映射,而且映射方
向有别。随后,本文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讨论了象似性与隐喻的相互作用:二
者的共时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隐喻制约并可以解释象似性的作用
机制。本文在隐喻框架内对象似性的三个主要原则 -- 数量象似性(iconicity
of quantity)、距离象似性( iconicity of distance)和顺序象似性(iconicity
of order)进行了解释。另一方面,象似性是隐喻的基础,它可以激活
(activation)意象-图式(image schema),而后者是构建隐喻的基础。从历时
角度讲,象似性和隐喻的相互作用体现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象似性为隐喻准备了
条件, 而隐喻则把深层象似个元(deep-level iconic units)转换为表层概念
个元(surface-level conceptual units)。本文最后把象似性和隐喻的关系通
过一个抽象梯度(cline of abstractness)表现出来并得出如下结论,即:象
似性和隐喻是一对不可或分的“孪生体”,一方的建构和理解涉及另一方;隐喻
对于象似性具有制约性,它比象似性涉及范围要广,更具有解释力。
关键词:象似性;隐喻;关系
II
Abstract
Iconicity and metaphor are two important fields of stud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of great value in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of language construction and concept operation, which may provide
instructiv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However, current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conicity and metaphor are limited in number and
problematic in understanding. In this thesis, we attempt to provide a systematical
explora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conicity and metaphor.
After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related studies, we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Peircean metaphor and Lakoffian metaphor in Chapter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物膜的结构和性质关系的模拟的研究.pdf
-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及其C20orf54基因多态相关性.pdf
- 视觉工作记忆和言语工作记忆之间的关系.pdf
- 蔬菜产量形成和设施内环境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研析.pdf
- 数字艺术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和传统视觉艺术关系的思考.pdf
- 胎羊炎症反应综合征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和炎性介质关系研析.pdf
- 探讨VEGF和nm23-H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pdf
- 探讨成年期小鼠海马齿状回DISC1基因敲减和精神分裂症相关行为之间的关系.pdf
- 天牛科发育关系、基因条码构建及其测序中假基因研析.pdf
- 文化价值观对高等教育服务公平性和学生满意度关系的影响的研究.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最近下载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ocx VIP
- (2025春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pdf
-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物业管理服务报价表完整优秀版 .pdf VIP
- 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doc VIP
- 莒县鸿瑞矿业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型石灰窑项目(三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docx VIP
-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案-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df
- ZOOM声乐乐器L-12 快速入门 (Chines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基于单片机的宠物喂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 中小学(三阶魔方的复原)校本教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