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壁虎最小黏附单元撕脱行为的仿生模拟
彭志龙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LNM,100190,北京)
摘要 本文根据壁虎最小黏附单元的真实铲状结构,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从数值模拟角度开展了研究。考虑了
单个铲状单元的黏附长度、杨氏模量、厚度以及表面粗糙度对黏附行为的影响,并重点考虑了撕脱角对撕脱力的作
用。研究表明,铲状单元的黏附类似于有限尺寸薄膜黏附,铲状单元尺寸满足黏附力达到最大值,亦克服了粗糙度
对黏附的影响;杨氏模量与厚度对黏附行为的影响规律相似,并与宏观薄膜撕脱的理论及实验结果一致;撕脱力随
撕脱角( 00 ~900 )的增大而减小,当撕脱角较小时,切向力占主导,当撕脱角较大时,法向力占主导。该研究为
进一步揭示壁虎微观可逆黏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仿生黏附,铲状单元,薄膜撕脱,撕脱角,撕脱力
引 言
壁虎、蜘蛛、苍蝇等生物超强的黏附能力引起了科技界的广泛兴趣,壁虎由于体重较大成为主
要的研究对象。21 世纪初期,美国科学家 Autumn 等人研究发现,壁虎超强的黏附能力来源于脚部
大量刚毛与物体表面间的范德华力[1, 2]。壁虎的黏附系统是一种多分级且具有纤维状表面的结构,
每个脚趾生有数百万根细小刚毛,每根刚毛的尺寸约为30 ~ 130μ m ,每根刚毛的顶端又分叉出数百
根更细小的铲状绒毛,每根绒毛长度及宽度方向的尺寸约为200nm [3],单根刚毛的黏附力能达到几
十微牛[2]。
Gao 等人[4]将壁虎最小黏附单元看作柱状纤维与基底接触,研究发现当柱状纤维的半径达到一
定的临界尺寸时,界面的分离不是因为裂纹扩展,而是接触区的应力均匀达到理论强度发生破坏,
该现象称为缺陷不敏感(Flaw tolerance),并解释了壁虎超强的黏附能力;Gao 和 Chen[5]进一步分析
了缺陷不敏感尺寸的广义表达;Tian 等人[6]和 Autumn 等人[7]提出一种摩擦黏附模型分别研究了壁
虎单根绒毛和刚毛的黏附行为;Yao 等人[8]分析了多级结构对黏附行为的影响;Chen 和 Gao[9]从宏
观黏附接触力学的角度成功解释了各向异性对黏附强度的影响;Lee 等人[10]分析了倾斜柱状纤维的
黏附行为,发现倾斜纤维非对称结构的黏附力具有方向性;此外,Sitti 和 Fearing[11] ,Spolenak 等
人[12]也分别对壁虎黏附行为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实验方面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Autumn 等人
[1]应用 MEMS 技术实验测得壁虎单根刚毛的黏附力;Huber 等人[13]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
得到了单根绒毛的黏附力;Geim 等人[14],Lee 和 Messersmith[15]利用多聚物材料仿生制备多纤维
柱状结构,并研究其黏附行为,关于黏附机制的详细进展,可以参考文献[16]。
然而,壁虎的微观可逆黏附机理到目前为止还未达成共识。本文仿生壁虎最小黏附单元真实的
铲状结构,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将壁虎铲状绒毛看作有限尺寸的纳米弹性薄膜,从数值计算的角
度详细分析了弹性薄膜黏附长度的尺寸效应,杨氏模量,厚度,撕脱角,以及表面粗糙度对黏附行
为的影响。
1 计算模型
壁虎黏附系统最末端纤维(最小黏附单元)类似于铲状结构(spatula),铲状纤维长度及宽度尺寸约
为200nm ,厚度约为5nm 。绒毛纤维成分主要是β-蛋白质,杨氏模量约为2GPa ,表现出较强的弹性
性质,因此,铲状绒毛与物体表面的接触可看成有限尺寸的纳米弹性薄膜与刚性基底的黏附。本文
从单根铲状纤维出发,建立了相应的薄膜撕脱力学模型,如图 1 所示,其中 L 与 t 分别为铲状绒毛
*
Email address: shchen@lnm.imech.ac.cn ; Tel: 010
1
的黏附长度和厚度,P 与θ分别为撕脱力和撕脱角。由于铲状单元宽度(约200nm )远大于厚度(约
5nm ),可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弹性薄膜采用 Simo,Taylor 等人修正后的四节点平面应变单元,
这类单元提高了分析不可压缩材料以及材料弯曲行为的精度,接触区利用一层黏附单元(cohesive
surface elemen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波分析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pdf
- 小波选择对超声检测信号降噪效果的影响.pdf
- 新能源及节能项目成功融资的因素.pdf
- 新能源及其智能化技术是提高道路照明节能增效及管控的有效途经.pdf
- 新时期机关事务工作建设节约型机关主线理论及创新实践研究.pdf
- 新世紀圖書館的變換化管理及對讀者的創新服務.pdf
- 信号处理中七类广义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pdf
- 信息化知识表征的理论及方法.pdf
- 信息倫理素養於圖書資訊學教育之探討.pdf
- 旋挖钻机桅杆建模仿真与试验分析.pdf
- 2025年中国视音频矩阵切换分配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3安徽合肥市长丰县公共资源交易有限责任公司招聘人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中国移动投光灯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铜/钼铜/铜电子封装材料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3届大庆炼化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山东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夏季校园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年中国电信蚌埠分公司客户经理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年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省能源国际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中国浮球式液位变送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