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培训老师: 电话: QQ: 三块钢板--美国空军流传的故事 第一块钢板的故事,是运输机飞行员讲的。   在飞越驼峰航线,支援中国抗战时,美军的运输机队常常遭到日军战斗机的偷袭。C-47运输机只有一层铝皮,子弹常常穿透飞行员座椅,夺去飞行员的生命。情急之下,一些美军飞行员在座椅背后焊上一块钢板。靠着这块钢板,他们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第二块钢板的故事,来自一位将军。   诺曼底登陆时,美军101空降师副师长唐·普拉特准将乘坐的是滑翔机。起飞前,有人自作聪明,在副师长的座位下,装上厚厚的钢板,用来防弹。由于滑翔机自身没有动力,与牵引的运输机脱钩后,必须保持平衡滑翔降落,沉重的钢板却让滑翔机头重脚轻,一头扎向地面,普拉特准将成为美军在当天阵亡的唯一将领。 第三块钢板的故事,来自一位数学家。 二战后期,美军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展开大规模战略轰炸,每天都有成千架轰炸机呼啸而去,返回时,往往损失惨重。对此,美国空军十分头疼:如果降低损失,就要往飞机上焊防弹钢板;如果整个飞机都焊上钢板,速度、航程、载弹量等都要受到影响。 怎么办呢? 空军请来了数学家亚伯拉罕·沃尔德。沃尔德的方法十分简单。他把统计表发给地勤技师,让他们把飞机上弹洞的位置报上来,然后,铺开一张大白纸,画出飞机的轮廓,再把那些小窟窿一个一个地添上去。画完后,大家一看,飞机浑身上下都是窟窿,只有飞行员座舱和尾翼两个地方,几乎是空白。 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 2013年11月22日凌晨3点, 青岛经济开发区(即黄岛区)发生输油管泄漏爆燃故。 青岛中石化输油管爆炸污染胶州湾海面现场 中石化董事长就青岛输油管道爆炸向青岛及全国人民致歉 中央电视台报道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就“青岛油管破裂事故”道歉。傅成玉在现场说,“看到事故给青岛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万分痛心。向逝者深深哀悼,向伤者、家属们深切慰问,并向青岛人民和全国人民深深致歉。将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做好抢险救灾和善后工作,配合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查出事故原因。” 目录 1.基本概念 2.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3. 事故隐患的常见表现形式 4.事故隐患排查原则 5. 事故隐患排查方法 6.风险控制措施 基本概念 安全:在生产活动中免除了人们不可接受的风险状态,即人们可以接受的风险。 基本概念 安全现代的定义是:没有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也就是发生导致人身伤害、职业病、死亡或引起设备或财产损失,或危害环境的危险没有超过允许的限度。 事故隐患分类非常复杂,它与事故分类有密切关系,但又不同于事故分类。综合事故性质分类和行业分类,考虑事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21类。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露、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和其他类隐患。 人因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有害作业分级评价 ☆ 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 尘肺病是我国目前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病。 依据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触粉尘作业时间内肺总通气量、生产性粉尘浓度的超标倍数分级。 ☆ 高温作业分级 依据湿球黑球温度(WBGT)综合评价指数、接触高温作业时间两项指标。 ☆ 噪声作业分级。依据实测噪声作业工作日内等效连续A声级、作业时间,包括指数计算分级法和查表分级法。 3 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 List ) 全面性、系统性。 标准化、规范化。 起安全教育作用,印象深刻。 能与生产责任制相结合。 是其它系统分析方法的基础。 表1 灭火器安全检查表 续表1 灭火器安全检查表 小结 目的:检查系统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适用范围:从设计、建设一直到生产各个阶段。 使用方法:有经验和专业知识人员协同编制, 经常使用。 资料准备:有关规范标准。 人力、时间:最经济。 效果:定性辨识危险性并使系统保持与标准规 定一致,如采用检查项目赋值法可用于定量。 5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评价方法,也是辨识危险的方法。 它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的大小。这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即 D = L·E·C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的危险性越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 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事故或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可用概率表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