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席财经3-2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首席财经3-22.doc

中 国 首 席 财 经 【热点聚焦】以下专供公司主要负责人参阅(2010/03/22) 结论:印度央行“提前”加息,显示出经济复苏进程中,通胀压力的急剧攀升,对一国货币政策的强大牵制。基于中国GQsJU1QlFUlBXxZTXQkaUw0=通胀压力同样也在不断爬升,中国2010年年中的宏观调控“变奏”,值得高度警惕。我们当前的宏观建议仍是:“降低GDP权重,提升CPI权重”。尤其是,需要将着眼点放到大宗商品和原材料潜在的涨价压力,以及厂商向消费者转嫁成本等趋势问题。 印度“提前”加息对中国央行的提示 【博览财经研报】2009年,亚洲“率先”欧美复苏;2010年,亚洲一定“率先”欧美加息。这不是简单的逻辑对比,而是基于亚洲在2010年所面临的通胀压力。 截至目前,我们在2009底《走向2010的三个逻辑》中所提出的问题,依然值得每一个反对货币政策退出的人思考:“长久维持低利率所为经济复苏提供的支持,与这样做所累积的投机风险相比,哪个更大?” 复苏进程中的通胀乍起 印度央行3月19日宣布的加息决定,与其说是全球金融领域的一个“意外”,不如说是一种“提前”——依据通胀形势,印度央行在4月会议上,铁定要加息。 这种“提前”,显示出经济复苏进程中,通胀压力的急剧攀升,对一国货币政策的强大牵制。 基于印度的通胀失控苗头,以及印度央行19日的措辞,印度4月将第二次加息。 我们给出的数据中,显而易见的是,印度的通胀压力远较中国要高。中国和印度宏观可比性有限。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印度央行在货币政策声明中,对有些问题的思考,值得中国央行的官员们借鉴和重视。 印度加息的三个提示 第一个提示,伴随着经济复苏进程,2010年各国的通胀压力正在逐渐上升,并开始影响宏观决策。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央行相继开始加息看,这一点不再只是预估,而是正在成为宏观事实。 我们注意到,印度央行在其声明第五段强调,“since the ThT1BTUgQmEBhEXk8BDF4cUQ0=ird Quarter Review in January 2010, while the recovery in growth has proceeded broadly along expected lines,the inflationary pressures have intensified beyond our baseline projection。”2010年,越来越多的经济体会遭遇同样的问题:伴随着复苏在更广层面上推进,通胀压力也开始挑战官方底线。 第二个提示,决策者需要对即将到来的宏观场景,进行预判和政策准备。 在3月18日《谁将打破宏观均衡:通胀乍起,还是美联储加息》中,我们试着探讨了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和全世界可能出现的宏观场景。 “其一,全球通胀压力在2010年二、三季度将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亚洲的一些经济体”。 “其二,随着通胀压力的爬升,那些率先复苏的经济体,也将率先开始采用新的宏观政策搭配SVFTBgNxSkwWBBZVVlQZUVk=,这里面包括中国。依据中国经济运行趋势,以及决策层对‘增长、通胀和结构’三者平衡的拿捏,我们认为,2010年二季度末,中国对于宏观政策的表述,就可能发生显著变化”。 基于中国通胀压力逐步爬升的事实,中国2010年年中的宏观调控“变奏”,值得高度警惕。 第三个提示,不要口头上谈“后危机时代”,而决策思维仍深陷“危机泥潭”,必须开始审视全球新一轮经济周期的特征、以及进展。 必须要区别的是,决策者的“忧患意识”,与决策思维深陷“危机泥潭”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复苏进程,深度上和广度上已经明显加强,具备典型的“复苏中期”特征。 当然,国际国内的负面干扰因素依然很多,尤其是主权债务问题,但我们当前的宏观建议仍是:“降低GDP权重,提GQsJU1QlFUlBXxZTXQkaUw0=升CPI权重”。尤其是,需要将着眼点放到大宗商品和原材料潜在的涨价压力,以及厂商向消费者转嫁成本等趋势问题。(高级研究员 王飞翔) 以 下 目 录 【博览视点】 3 最复杂一年,最严重干旱? 4 旱情诱发新一轮“电荒” 6 【背景资料】 8 温总理亲临云南,指导抗旱救灾 8 百年旱灾已导致农产品“囤积潮” 9 【决策参考】 10 上海:共和国骄子迷醉在幸福中(一) 10 上海:共和国骄子迷醉在幸福中(二) 12 上海:共和国骄子迷醉在幸福中(三) 14 【要闻报道】 16 财政部:政策退出将“软着陆” 16 “做空”人民币 国企再觅赚“快钱”捷径 17 商务部暗示3月外贸可能惊现“逆差” 18 【新视野】 18 中国真的清楚“日本覆辙”是什么吗? 18 【博览视点】 结论:在去年8,9月份,由于亚太地区干旱灾害的接连爆发,国内外农产品期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