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涛动和极涡的变化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大西洋涛动与极涡的变化研究 摘要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春夏秋冬四个攀:符:IE大西洋涛动与 极涡的变化周期,及其相关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规律。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l{爨tio秘) 指数呈反位相变化,冬季PVA指数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冬攀NA0指数、PVA指 Vortex 数、PVI(PolarIntension)指数都具有多重周期变化特征,具有较为… 致的年际、年代际变纯耀瓣,都具有准9氇的年代际振荡捌期翻分5a的年际振荡 周期:存年际变化尺度上,冬季NAO与极涡的关系主要袭现在极涡为2极型分伽, 且极涡偏向大谢洋侧,太平洋侧较弱,为典型的北火西洋踊地的NAO分布:在 i988年左右,冬季瓣焱(》指数有~突变现象,冬季},V}指数棒1976年前后有一突 变现象,比冬季NA0指数的气候突变要稍微提酶,冬季PVA指数没有明显的突变 现象。N^0指数突变厝604N以北的距平中心位胃更靠东,强度更大。在年代际 变化尺度上,冬季NA0与极涡的关系主要是极涡表现为3檄趔,其.强著变化中心 主要表现在4《)“N附近的异常高中心,且环球一圈,没有极涡的优势偏心特征。 春季N矗O指数、pV矗指数、pV{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脊季PV焱指数秘P¥{ 指数的的下降趋势比较显著。春季NAO指数、pVA指数、f)VI指数主要存在年代 际尺度的变化。在年际变化尺度上,春季NA0与极涡的关系主耍表现为极涡为多 0scill鑫tion) 极分奄,却表现出慕焱O分靠,同时还表现漤筵∞(}《()r毛h翰e至£{e 分确j形态,此外在矩洲和美洲的东部地区,极涡也有表现。春季NA0指数在1986 的气候突变要稍微提前。泰攀P¥{指数的突变|嗣样发生在{978年左右。春季N焱《) 指数突变日每后,极涡的变化不明是。 显的下降趋势。夏季N髑指数具有年际和年代际的多麓周期,P¥A指数、PVI指 数主要存在年代际振动周期。在年际变化尺度上,夏季》《Afj与极涡的关系主要表 现为极涡为偏心型,在北大两洋一侧较为显著,而在北太平洋一侧则较弱。夏季 自,J-后,PVI指数的突变则发生在1982年自if后,兰者的突变发生时问不一致。在 年代际变化尺度上,夏季NA0与极涡的关系表现为夏季极涡没有疆著的变化。 有明黝均卜.降趋势,PVl指数的_F降趋势不明漫。秋季NA0指数、PVA指数和PVI 指数都具有多重周期的变化。在年际尺度上,秋季NA()与极涡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极涡为2极分布,且极涡偏向大西洋侧,太平洋侧较弱。,秋季NA()指数在1988 年有~次比较明显的突变。秋季PVA指数的突变发生在1986年前后,与秋季NA() 指数的突变时l、兀J较为一致。秋季PVl指数的气候突变发:{i得较晚,在1996年。 在年代际尺度上,秋季NA0与极涡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秋季极涡没有很显著的变 化。 在冬季,年代际尺度上,不仅是NA0高纬度的距平中心有东移的特征,NA0 整体㈣略有东移。N八0高纬度距平中心的年代际东移与NA0讦;:负位4’H的转换有 关。急流和风暴轴的年代际东移可能是造成NA0整体东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北大西洋涛动与极涡的关系,本文只是做了初步探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 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北大西洋涛动(NA0);极涡: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 o稳theVa i l Stody r;嚣b i tyofNAl3I蠢ndpo|arVortex Abstfact the NCEP/NCAR eorrelat{veinter—annualand Using reanalysisdata。the i nter一‘decadalvariabi ofNAOi PVAj 1{1.y ndex、 n(Jex、PVIj ndexoffoIJr sQasons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