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气藏类型 油气藏的类型很多,它们在成因、形态、规模与大小及储层条件、遮挡条件,烃类相态等方面的差别很大。油气藏的分类要遵循两条最基本的原则:1.科学性:充分反映圈闭成因、油气藏形成条件、各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实用性:能有效地指导勘探工作,比较简便实用。 构造圈闭及其油气藏 由于地壳发生变形和变位而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就形成了构造油气藏。它是最重要的一类油气藏。它进一步可分为背斜、断层、裂缝及岩体刺穿构造油气藏。 一、背斜油气藏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褶皱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背斜圈闭,称为背斜圈闭,油气在其中的聚集称为背斜油气藏。 (一)挤压背斜油气藏 由侧向挤压应力为主的褶皱作用而形成的背斜圈闭的油气聚集。 (二)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由于基底断块热隆升的差异沉降作用而形成的平缓、巨大的背斜构造圈闭油气聚集。 特点:两翼地层倾角平缓,闭合度小,闭合面积大,常呈穹窿状。主要分布在地台内部坳陷和边缘坳陷中,常呈组或带出现,形成长垣或大隆起带。 (三)披覆背斜油气藏 这类背斜是由地形突起及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 形成机理:在沉积基底上常存在有各种地形突起,由结晶基岩、坚硬致密的沉积岩或生物礁块等组成。当其上有新的沉积物堆积后,这些突起部分的上覆沉积物一般较薄,而其周围的沉积物较厚,因而在成岩过程中,由于沉积物厚度和自身重量的不同,所受到的压实程度不同,结果便在地形突起(潜山)的部位,上覆地层呈披覆隆起形态,形成圈闭。这种构造也有人称为披盖构造或差异压实背斜。 特点:形态一般为穹隆状,顶平翼稍陡,闭合度和幅度下大上小,两翼倾角下大上小。 (四)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成因:由地下塑性物质活动的结果。在特殊的沉积环境中,坳陷内可堆积巨厚的盐岩、膏岩和泥,它们在地下高温、高压下一般呈较强的塑性。在上覆不均衡重力负荷或侧向水平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蠕动,可在上覆地层薄弱地带发生底辟上拱,使上覆地层发生变形,形成底辟拱升背斜圈闭。 特点是背斜轴部往往发育地堑式或放射状断裂系统,顶部陷落,断层将其复杂化。甚至有的在宏观上呈背斜形态,但具体到油气聚集单元往往已没有完整的背斜圈闭,而是被断层分割成众多的半背斜或断块圈闭。例如我国渤海湾盆地的东辛油田、科威特的布尔干油田。 (五)滚动背斜油气藏 形成机理:沉积过程中,由于张性断层的块断活动及重力滑动,边沉积边断裂,堆积在同生断层下降盘上的砂泥岩地层沿断层面下滑,使地层产生逆牵引(与正牵引比较),形成了这种特殊的“滚动背斜”圈闭。 特点:多为小型宽缓不对称的短轴背斜,近断层一翼地层倾角较陡,远离断层一翼平缓,轴向近于平行断层线,常沿断层呈串珠状分布,背斜高点距离断层较近,且高点向深部逐渐偏移,其偏移的轨迹大体与断面平行。主要分布在断陷盆地靠近边界断裂一侧,沿断层走向,呈串珠状分布。我国渤海湾盆地已发现相当数量的该类油气藏。 二、断层油气藏是指由断层沿储集层上倾方向遮挡封闭而形成的圈闭中油气聚集。这类断层在断裂发育的裂谷盆地及前陆盆有较多的分布。(一)断层在油气藏形成的作用断层在油气藏的形成过程中,可起通道作用、破坏作用和封闭作用。这些不同作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可能表现不一样。1.封闭作用:油气在运移至封闭性断层时,既不能穿过断层做横向运移,也不能沿断裂带做垂向运移,这样的断层为封闭的,即断层分为横向封闭和侧向封闭。 断层的封闭作用决定于以下几种因素: 从纵向的封闭作用看: 1)断层性质及其产状。一般逆断层是受压扭性作用形成的,其断裂带常表现为紧密性的,封闭性强;而张性断层的断裂带则常是不紧密的,是开启的。断层的产状也会影响其封闭性,断面陡,封闭性差(因正压力N=mgcosθ),断面越缓,N越大,则封闭性越好。 2)断裂带内的充填。地下水中溶解物质(如碳酸钙)沉淀,碳酸盐岩中的硅化作用均可将破碎带胶结起来,而起封闭作用;油气沿开启的断裂带运移过程中,由于原油氧化作用或生物菌解作用,形成固体沥青等物质,堵塞了运移通道,也可起封闭作用。 3)在塑性较强的地层中(如泥岩、盐岩和膏盐),沿断裂带常可形成致密的断层泥,可起封闭作用。推论:在砂泥互层的地层中,泥岩所占比例越大,其封闭性越强。 4)断层倾角在塑性地层缓、脆性地层陡,所以在塑性地层中封闭性好。 从横向上看,断层封闭与否取决于断距大小以及断层两侧对置的岩性组合。其基本原则是断层两侧的渗透性岩层和非渗透性岩层不直接接触,就可以起封闭作用,反之不起封闭作用。以这个原则看,由大段泥岩夹砂岩的剖面,断距小于泥岩厚度时,封闭性好;反之则差。 2.通道和破坏作用(开启) 断层伴生裂缝发育,一般是开启的;断层交叉部位往往是开启的;在脆性地层中的断裂,且未矿化应是开启的。 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药物第一章要点.ppt
- 应急工作模式与实施3.要点.ppt
- 药物化学15(王曼)要点.ppt
- 应急管理的技术、经验及存在问题(63页)要点.ppt
- 药物检验基础知识要点.ppt
- 药物控释芯片要点.ppt
-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规范要点.ppt
- 药物相互作用要点.ppt
- 药物效应动力学8-03要点.ppt
- 药物性肾损害要点.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