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内容 药品检验是指应用各种检验方法和技术对药物的质量进行检验,并将结果于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最终判断被检验的药物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质量控制活动。 二、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名称:包括中文名称、英文或拉丁名、化学名 性状:包括外观、臭、味、一般稳定性情况、物理常数等 鉴别:指用于鉴别该药物真伪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鉴别方法 检查:包括药品的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安全性 含量测定:指对药品中有效成分的测定 贮藏:规定药品的贮藏条件。贮藏条件试验:①影响因素试验(包括强光照试验、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等);②加速试验;③长期试验。 ① 关于单位、温度等:温度以“℃”表示。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均指98~100℃;热水系指70~80℃;微温或温水系指40~50℃;阴凉处或凉暗处系指不超过20℃;室温指10~30℃;冷处系指2~10℃。溶液的滴指在20℃时1mL水相当于20滴。 ② 关于取样精密度:规定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精密称定”指称取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指称取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③ 关于百分比“%”:纯度百分比系指重量的比例;溶液的百分比系指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的g数;醇的百分比系指在20℃时,容量的比例。 ④ 溶液后标记:如(1→10)指固体溶质1g或液体溶质1ml加溶剂使成10ml等的溶液。 (2)品名目次 位于凡例之后,按中文名称笔划顺序排列。只排药品名称,不列附录项目。 内容 第一节 药检工作机构和基本程序 药检工作的基本程序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检验工作程序 药品检验工作程序 3.日本药局方 缩写JP,目前为14 版,即JP(14) 2.英国药典 British Pharmacopoeia,缩写BP,目前为2004 年版,即BP(2004) 4.欧洲药典 European Pharmacopoeia,缩写Ph.Eup,目前为第五版,2000年增补本。欧洲药典对其成员国,与本国药典具有同样约束力,并且互为补充。 5.国际药典 The International Pharmacopoeia,缩写Ph.Int,目前为第三版,由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 第二章 药物检验基础知识 药物检验工作的机构和基本序 1 检验原始记录与报告书的书写 2 检验误差与有效数字 3 容量仪器的使用与校正 4 药检机构 省 市 自治区药品检验所 国 家 药 品 食 品 监督管理局 取样 外观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量 测定 检验结果 检验报 告书 一、取样(Sample) 要考虑取样的科学性、真实性与代表性 1. 基本原则 均匀、合理、代表性 2. 特殊装置 如固体原料药用取样探子取样 3. 取样量 设样品总件数为x 当x≤300时,按 当x﹥300时,按 当x≤3时,每件取样 随机取样 随机取样 二、性状(Description) 性状项下记述药品的外观、臭、味和一般的稳定性情况,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1. 外观、臭、味和稳定性; 2. 溶解度; 3. 物理常数 物理常数包括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吸收系数、碘值、皂化值和酸值等;测定结果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也反映药品的纯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构成法定药品质量标准,测定方法收载于药典附录。 例:苯甲酸 [性状] 本品为白色有丝光的鳞片或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质轻;无臭或微臭;在热空气中微有挥发性;水溶液显酸性反应。 本品在乙醇、氯仿或乙醚中易溶,在沸水中溶解,在水中微溶。 熔点 本品的熔点(附录Ⅳ C)为121~124.5℃。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第一章 绪 论 基本要求: 明确药物分析的性质、任务及其在药学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掌握我国现行药典的基本内容及正确使用,了解国外主要国家药典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 药物检验的性质和任务 一、药物和药物分析 1. 药物和药品 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