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导论第一讲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1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艺术与人类 的诗意存在 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艺术,艺术一直伴随着我们人类集体和个体的成长。 艺术是第三种现实 艺术作品向人们提供的是一种新的现实——它既与我们的内部世界不同,又与外部世界不同。然而它同时却表现着、反映着这两个世界。如果我们勉力形容或界定的话,这是“第三种现实”——之所以把它称为第三种现实,是它自有自身存在的规律,当我们在感知它时就会强烈地感到它与我们息息相关,将我们所了解的外部世界及其面貌,与我们的感觉、心境、精神、情绪等等所能体验到的内部世界融为一体。由“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铸而成的作品正是这样一个“第三种现实”。在此,无论是风格的雄肆、清淡、空灵、奇崛,还是别的什么,当它作用于我们的心灵并引起我们的共鸣的时候,就会引起我们的沉思:是什么,使它具有如此动心魄的力量?原来,它所追寻的,是一种深层的平衡,弥缝了自我与非自我、欲望与满足、欢乐与痛苦之间的裂痕。它是一种具有深刻力量的精神现实。 艺术欣赏:心灵的文化阅读 在今天,当习惯了电视荧屏的媚惑和电脑屏幕的跃动的眼睛,回头看真实世界时总会觉得不满足。那总在快速浏览的眼睛,越来越不习惯于安静的凝视、凝视中的深思。对绘画的诗意微妙的品味,对文学的倾心阅读,让位给了图像的快速浏览和奇观化的感官刺激。读图代替了品画,快感代替了美感,刺激震惊代替了凝视沉思,进而戏谑恶搞代替了诗意与思想的浸润,低俗嬉戏代替了品位的追求。 在图像消费时代,保留一双会品画的眼睛,一颗善于阅读的心灵至关重要。在今天,这种心灵的文化阅读何其珍贵,它不止是文化接受的方式,而且是一种文化创造的土壤。它的对象包含着文学、艺术以及这个世界本身,它的敌人是技术性的表象、图像化的消费和肆虐着的低俗化的奇观生产。 艺术是什么? 回顾20世纪的现代艺术,我们可以概括地讲,它针对古典艺术做了两件事:第一,打破古典艺术对规范的遵循,现代艺术反对一切规范,是无规范可循的;第二,打破古典艺术坚持的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现代艺术把艺术还原为生活,将生活指定为艺术。在现代艺术的持续不断的颠覆活动之后,我们不仅丧失了判断作品优劣的标准,而且丧失了判断艺术与非艺术的标准。因此,在现代艺术设定的文化环境中,无论创作还是欣赏,都被迫出现了对“艺术是什么?”的哲学追问。 如何理解现代艺术? 现代人所面临的世界似乎没有意义、没有美,也没有诗。城市失去了旧日的梦,乡村被日益扩展的城郊所替代。贵族被瓦解了,君主的辉煌不见了,宗教的崇高理想不见了,从军的荣耀不见了,农夫的简朴也不见了。面对着一个似乎没有意义、也没有美的世界,面对着一个没有荣耀、没有英雄的世界,现代人选择了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注重。 过去,艺术家总是表现世界和美化世界,现代艺术却完全置世界于不顾。过去,艺术家总是循规蹈矩,不越雷池一步。无论是诗人、雕刻家或画家,都必须经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之后,才能掌握一种艺术形式的规则。而只有在掌握了这些规则之后,他们才有资格自称为艺术家,并进而去尝试创作。与此相反,现代艺术摈弃了所有的规则和条例,这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先抛出某种稀奇古怪的东西,然后就自称为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或天才。 1、“主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在尼采那里,主观意志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法国反理性主义哲学家柏格森、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也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艺术家的主观想像和情感的表现。在中国,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也可以划为主观精神说。 元·倪瓒《幽涧寒松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无意识说 认为艺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此说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依德和瑞士精神病理学家荣格,他们的学说对本世纪西方现当代美学和艺术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无意识说也认为艺术是一种表现,但不是情感的表现,而是人的本能欲望即“无意识”的表现。 表现主义艺术大师蒙克代表作《呐喊》,1895年 3、游戏说 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这一学说最早是由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来的,由席勒加以系统化,后来又由斯宾塞等作了进一步发展。在不同程度上持此说的学者还有:谷鲁斯、康拉德、朗格等。 米罗的画风,总是有一种天真、无邪、贪玩的风格。 (二)从主客观关系角度 1、理念说 2、模仿说 1、理念说 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柏拉图提出了“美本身”即“美的理念”这一美的本体论认识。黑格尔把艺术定义为用丰富的感性形式反映深刻理念内容的作品,认为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文以载道”是中国美学史上一直延续并发展的思想之一 。  塞尚和蒙德里安都试图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