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心理咨询师习题3重点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职业资格鉴定考试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1.  ()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       A:  分析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B:  探索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C:  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       D:  研究人的意识和无意识2.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是()。       A:  调节和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       B:  调节和支配除嗅觉以外的感觉器官的活动       C:  调节和支配全身运动的协调       D:  调节觉醒的水平3.  大脑皮层的视觉区位于()。       A:  额叶中央前回       B:  顶叶中央后回       C:  枕叶后端       D:  颞叶的颞上回4.  对暗适应需要()能够完成。       A:  1~5分钟       B:  6~14分钟       C:  15~20分钟       D:  30~40分钟5.  皮肤感觉实际上包括()。       A:  振动觉、温觉、冷觉、机体觉和痛觉       B:  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C:  触觉、压觉、温度觉和运动觉       D:  振动觉、压觉、温度觉、运动觉和冷觉6.  似动现象又叫()。       A:  Y现象       B:  马赫带现象       C:  动景现象       D:  X现象7.  注意分散和注意转移()。       A:  两者都是无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B:  两者都是有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C:  前者是有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后者是无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D:  前者是无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后者是有目的地离开了当前的任务8.  沙赫特的情绪理论认为()。       A:  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B:  情绪的主观成分,即体验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       C:  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D:  情绪的生理机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9.  意志的()是指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能力。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自制性10.  抑郁质的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是()。       A:  强、不平衡       B:  弱、平衡、灵活       C:  强、平衡、不灵活       D:  弱11.  卡特尔把人格特质分为()。       A: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B:  外向特质和内向特质       C:  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D:  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12.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A:  无限的       B:  9个以上的项目       C:  7±2       D:  无法测量的13.  1908年,美国()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分别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A:  心理学家冯特       B:  社会学家罗斯       C:  社会学家勒温       D: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14.  ()是场论的核心概念。       A:  模仿机制       B:  联想       C:  心理生活空间       D:  强化15.  詹姆斯的自尊公式:自尊=成功/()。       A:  自我评价       B:  社会认同       C:  抱负       D:  承诺16.  人们总体印象的形成首先遵循()模式。       A:  加法       B:  减法       C:  加权平均       D:  平均17.  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即不同的行为主体对统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A:  特异性信息       B:  一致性信息       C:  共同性信息       D:  稳定性信息18.  亲和起源于()。       A:  本能       B:  依恋       C:  学习       D:  社会性19.  态度的三种成分不协调时,()占有重要地位,往往决定行为倾向。       A:  情感成分       B:  认知成分       C:  行为倾向成分       D:  动机成分20.  舒茨三维理论中根据个体的()和人们的表现方式,把人际关系的取向分为六种。       A:  价值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