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公开课)详解.ppt

高考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公开课)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导入: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而立意又是一篇作文的关键。一篇考场作文如果所选的立意角度偏离,就很容易被判为偏题作文。其结果是:不管语言多美、形式多好,都很难获得高分。 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的把握材料主旨,找到符合题目要求、又适合自己写作的立意角度呢?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教学目标:学会运用正确的原则、方法对多材 料作文题进行审题立意 教学重点: 1、了解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 2、学习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三种方法。 教学难点: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三种方法的理 解和实战运用。 一、遵循三大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即审题立意时要有整体意识,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所给材料的意旨。最忌讳根据材料局部“断章取义”。 2.多向性原则。 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 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立意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做到:多中选稳,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 二、掌握三种方法 1、求同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的多则材料。 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找它们的出共同点,这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分小组利用求同法讨论下面的作文题 第一步:先分析每则材料的内涵; 第二部:再比较几则材料内涵的共同点,找到作文的立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长跑的要诀却是保存实力,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材料二: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 材料三: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几乎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材。 要求: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师生交流分析 材料一: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长跑的要诀却是保存实力,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师生交流分析 材料二: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 师生交流分析 材料三: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几乎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材。 师生交流分析 : 材料一强调“长跑比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如果急于求成,则有可能会输掉比赛; 材料二是说磨合新车,欲速则不达; 材料三是说培养人才,拔苗助长的做法危害大,要循序渐进。 从三则材料的分析中,我们不难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急功近利要不得。 由此,我们可以立意为:凡事都要遵循客观规律或者循序渐进才能成功。 3、互补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对或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的多则材料或者各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或相对,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的多则材料。 其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矛盾点,进而使它们互为补充,从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第一步:先分析每则材料的内涵; 第二部: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矛盾点,进而使它们互为补充,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登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站在山巅,可以饱览美景,可以思考人生。于丹教授登泰山的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易中天教授的感悟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 要求: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 。 交流分析:材料一“山登绝顶我为峰”是一种即使前路坎坷、曲折,也要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豪气、霸气、勇气和韧劲...... 其内涵可以概括为: ①要有奋勇争先的豪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