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风景艺术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造景基础,主要有地形、山石、水体。并了解了他们造景的形式、类型、方法。 2、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优美的景。 第一节 风景与风景的欣赏 一、景 1、风景的概念:是以自然物为主体所形成的,能引起美感的审美对象,而且必定是以时空为特点的多维空间,具有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使人留连。 如:黄山之奇、泰山之雄、峨嵋之秀和华山之险,还有高山峻岭之景、江河湖海之景、林海雪原之景、高山草原之景。 风景图片 2、景观的概念 即风景、景致,指在园林绿地中,自然的或人为的创造加工的并能引起美感和可供游憩的一种空间环境。 可以是以植物为主的景观,也可以是一建筑为主的景观,还可以是以山水为主的景观, 还可以是一广场道路为主的景观,抑或是以他们的综合体的景观等。 景观图片 二、景的感受 1、景的感受 景是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去感受的。 眼:当以视觉为最。在西湖十景中就有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等八大景点为眼看的。 用来听的景 用来听的景在园林中也是很多:如西湖十景中就有柳浪闻莺、南屏晚钟,还有承德避暑山庄 的万壑松风,还有听鸟叫、听涛声、听水声等等。 公园用音乐作为游览的背景音乐。 西湖十景 景的感受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随着景色不同,以一种以至几种感官共同感受,如鸟语花香,月色江声,等均属此类景色意境。 2、不同的景引起不同的感受 不同的景引起不同的感受,即所谓的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且景的特色越明显,给人的感觉越强烈。 如烈士陵园内的松柏,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受;北京皇家园林中建筑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受;苏州园林给人以小巧玲珑、诗情画意等。 再如黄山有嶙峋之感,华山有险峻之感,庐山有朦胧之感,武夷山有形奇之感。 3、同一景色 (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这是因为景的感受是随着人的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经历,兴趣爱好和当时的心情不同而有差异的。 如同样对于夕阳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叶剑英则有“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的感叹。 3、同一景色 (2)同样的人不同心境也有不同的感受 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局必常安,然后求乐。对疲于奔命的人,美感就会失去意义。 3、同一景色 (3)由于视点位置不同,感受异不相同。 如诗人李白咏庐山瀑布,在山下观瀑布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但在山上则是“喷壑数十里,隐若白虹起”,一见其雄伟,一见其绮丽。 三、景的观赏 (一)静态观赏与动态观赏 景的观赏可分为静和动。在实际游览中往往是动静结合;动是游,静是息,游而不息,使人精疲力竭,息而不游,又失去游览的意义。 动和静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1、动态观赏 园林平面总图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动态观赏的要求,应该按照一定的风景路线,每一条风景路线应达到向电影片镜头剪辑一样,分镜头按一定的顺序布置风景点,以使人行其间产生步移景异之感,一景又一景,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观赏过程。 动和静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静态观赏 分景设计是为了满足静态观赏的要求,视点与景物位置不变,如看一幅立体风景画,整个画面是一幅静态立体构图,所能欣赏的景致可以是主景、配景、近景、中景、测景、全景、甚至远景,或他们的有机结合。设计应使天然景色、人工建筑、绿化植物有机结合起来。就好像一幅画或一张照片一样。 观景因视点高低不同,可分为平视、俯视、仰视。 1、平视观赏 视线平望向前,使人有平静、深远、安宁的气氛,不易疲劳。平时风景不知在开阔地带。 (二)视点位置 2、俯视观赏 游人视点高,景物都呈现在视点下方,这种观赏使观者感到无比伟大,而对方却十分渺小,大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分近附和远眺。 如悬崖峭壁上俯视万丈深渊,造成惊险效果;亦有高屋建瓴,水际设阁,欲穷千里目之感。如泰山、华山、黄山等。 (二)视点位置 3、仰视观赏 当人居地处而景居高处,观者中视线上仰,不与地平线平行,就是仰视观赏。 景物显得高大无比、庄严肃穆,使观者感到自身十分渺小。 (三)观赏视距 1、首先了解几个概念 观赏点:又称视点,指人们观赏景物时人眼的空间位置。 观赏路线:又称游览路线,它既是园林中的交通线,又是贯穿各个景点的供人们游览的风景线,对风景的展开和观赏程序起着组织作用。 (三)观赏视距 视域:指人眼观赏的视野。一般视域以30内所见景物较清楚,不转动头部,看清景物的视域,垂直方向为26~30,水平方向为45,此为最佳视域。 视距:也称观赏视距。指视点至观赏对象之间的水平距离。视距决定于景物的高度以及人们对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决定于人的视力。 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25~30c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距离为30~50m,能识别景物的视距为250~270m,能辨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