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企业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地形(南岭)的阻隔使得珠三角的腹地相对狭小,远离市场;政策优势逐渐丧失;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 “课下知能检测”见“限时集训(三十四)” 1个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构建] [核心语句归纳] (1)流域开发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是从气候、地形、水文、矿产等环境要素分析,认识流域内的资源分布状况,从而确定流域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发展方向。 (2)对流域进行梯级开发是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通过修建一系列水利工程,可以使河流在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生态保护、土地利用方面发挥出巨大的综合效益。 (3)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主要是指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其中自然条件包含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土壤条件、水源条件等。社会经济条件则包含劳动力、机械化程度、交通条件、市场条件、科技条件等。 (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布局农业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深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强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5)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6)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为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合理的城市群,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促进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3个高考重点 知识点 考情分析 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措施 该类内容常以流域示意图及流域内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统计图表为载体,考查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或评价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产生的综合效益 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该考点常结合区域分布图,通过区域定位,联系相关的自然环境变化统计图表,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知识点 考情分析 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结合区域城市发展特点,联系区域城市分布图,考查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分析出现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2012·杭州二检)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主要农业区的气候趋于干旱。保证农业用水成了农业稳产的重要任务,农业用水与气候因素、农业发展状况关系密切。下图示意某一时期中国干旱指数、有效灌溉面积、农田灌溉用水量和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的变化,干旱指数是水分亏缺量与持续时间的函数。据此完成1~2题。 1.对图中曲线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有效灌溉面积 ②—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 ③—农田灌溉用水量 B.①—农田灌溉用水量 ②—有效灌溉面积 ③— 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 C.①—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 ②—农田灌溉用水量 ③—有效灌溉面积 D.①—有效灌溉面积 ②—农田灌溉用水量 ③— 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 2.下列对图中曲线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农田灌溉用水量的变化和气候变化基本一致 B.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灌溉技术的进步促使有效 灌溉面积增大 C.20世纪90年代以后,气候的变化是影响单位灌溉面 积用水量的重要因素 D.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 著效益 解析:第1题,干旱指数越低,单位面积用水量越小,观察2000年附近的曲线,可以推断出③曲线为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观察1985年附近的曲线变化,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较大,则其有效灌溉面积应该较小,所以②曲线为有效灌溉面积;①曲线为农田灌溉用水量。第2题,农业用水量不仅与气候因素有关,而且与农业发展状况关系密切,所以农田灌溉用水量的变化和气候变化不一致;有效灌溉面积不仅与灌溉技术有关,还与干旱指数和农田灌溉用水量有关;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灌溉技术的推广,尤其是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气候的变化对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的影响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答案: 1.B 2.D 2012年7月20日江苏省统计局发布的信息表明,2012年上半年,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25 382.8亿元,同比增长9.9%,与全国相比,江苏经济增长率比全国的7.8%高2.1个百分点,居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前列。结合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图(1997~2007),完成3~4题。 3.据图判断20世纪末,江苏省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最可 能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9物资发放流程01122_secret详解.doc
- 2.12.2线性规划详解.ppt
- 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详解.ppt
- 2.蛋白质的化学组成详解.ppt
- 2.第一章城镇给水工程详解.ppt
- 2.过程检测仪表详解.ppt
- 2.力的基础知识详解.pptx
- 2.梁思成的故事详解.ppt
- 2.音乐与影视详解.ppt
- 2.运筹学课件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详解.ppt
- 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过关检测卷新人教版.docx
- 第十三章轴对称(复习课)1.ppt
- 15.1.2分式基本性质(2).ppt
- 期末冲刺(补全对话30道).docx
- 【华创证券-2025研报】2025年二季报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持仓分析.pdf
- 【港交所-2025研报】景福集团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年报.pdf
- 【天风证券-2025研报】2025中报前瞻:关注预告日至财报日的景气超额.pdf
- 【国金证券-2025研报】连连数字(02598):跨境支付先行者,前瞻布局虚拟资产.pdf
- 【第一上海证券-2025研报】云工场(02512):云工(02512):IDC方案服务商,边缘云业务打造第二成长曲线.pdf
- 【东方证券-2025研报】主动权益基金2025年二季报全解析:重点关注科技医药双主线和中小盘高成长主题基金.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