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风险管理第三章信用风险管理教案.ppt

银行从业风险管理第三章信用风险管理教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品分类: (1)信用违约互换(CDS)(次贷危机的元凶) (2)总收益互换(TRS) (3)信用联系票据(CLN) (4)信用价差期权(Credit Spread Option) 信用价差是用以向投资者补偿参照资产违约风险的、高于无风险利率的利差,其计算公式为:信用价差=贷款或证券收益率—相应的无风险收益率。 第四节 信用风险控制 作用: (1)分散商业银行过度集中的信用风险。 (2)提供化解不良贷款的新思路。 (3)防止信贷萎缩,增强资本的流动性。 (4)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5)使银行得以摆脱在贷款定价上的困境。 第四节 信用风险控制 【例题】:1、信用衍生产品包括:( ) A、总收益互换 B、信用违约互换 C、信用价差衍生产品 D、信用联动票据 E、股票期权 【解析】答案为ABCD。理解记忆类,排除法。 第四节 信用风险控制 本节的主要考点及知识点: 标准法,内部评级法,内部评级体系 ,经济资本管理 第五节 信用风险资本计量 一、标准法 标准法下的信用风险计量框架如下: (1)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分为对主权国家的债权、对一般商业银行的债权、对公司的债权、包括在监管零售资产中的债权、以居民房产抵押的债权、表外债权等13类。 第五节 信用风险资本计量 (2)对主权国家、商业银行、公司的债权等非零售类信贷资产,根据债务人的外部评级结果分别确定权重;零售类资产根据是否有居民房产抵押分别给予75%、35%的权重;表外信贷资产采用信用风险转换系数转换为信用风险暴露。 第五节 信用风险资本计量 (3)允许商业银行通过抵押、担保、信用衍生工具等手段进行信用风险缓释,降低单笔债项的信用风险暴露额。 将上述风险加权资产合计之后乘以8%即可计算出商业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应当持有的最低信用风险资本。 第五节 信用风险资本计量 【例题】:1、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用标准法计算经济资本配置,银行至少应该满足哪几个条件?( ) A、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当积极参与监督操作风险管理架构 B、银行应当拥有充足的资源支持在主要产品线上和控制及审计领域采用该方法 C、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该达到12.5% D、银行应该连续三年盈利 E、银行应当拥有完整且切实可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 【解析】答案为ABE。理解记忆,排除法。 第五节 信用风险资本计量 二、内部评级法 内部评级法分为初级法和高级法两种。 在内部评级法下,商业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RWA) RWA=RW×EAD 其中,RW为风险权重(Risk Weight),反映该风险资产的信用风险水平;EAD为该项资产的违约风险暴露。 第五节 信用风险资本计量 风险加权资产的8%就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的银行对风险资产所应持有的资本金,即该项资产的监管资本要求。 内部评级法的预期损失计算: 预期损失(EL)=违约概率(PD)× 违约风险暴露(EAD)×违约损失率(LGD) 第五节 信用风险资本计量 【例题】:1、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使用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必须建立二维的评级系统,其中第一维是借款人评级,第二维是( ) A、债务人评级 B、债项评级 C、不良贷款评级 D、贷款评级 【解析】答案为B。综合理解记忆。 第五节 信用风险资本计量 三、内部评级体系的验证 内部评级体系的验证应评估内部评级和风险参数量化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审慎性。 第五节 信用风险资本计量 四、经济资本管理 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在数值上等于信用风险资产可能造成的非预期损失。置信水平越高,经济资本对损失的覆盖程度越高,其数额也越大。 内部评级法下经济资本计量的基础是风险因子计量,包括债务人违约概率(PD)、违约后债项的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期限(M)。 第五节 信用风险资本计量 经济资本配置是指在理论上或形式上计算支持一项业务所需要的经济资本额,再对全行经济资本的总体水平进行评估,综合考虑信用评级、监管当局规定、股东收益和经营中承担的风险等因素,在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回报要求的总体规划之下,制定经济资本目标,运用限额管理、组合管理以及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管理等手段,将资本在各个分支机构、产品线和业务条线等不同层面进行有效配置,使业务发展与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相适应。 初期繁荣:一战结束,大量公司扩充资本(有强烈的融资需要)。   2.商业银行绕过限制,通过控股的证券公司将资金投放到证券市场。   3.1927年《麦克法顿法》取消禁止商业银行承销股票的规定。 发行监管制度的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