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高考复习:“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题指津.doc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解题指津
——以2015年高考文言翻译为例
一、考点新解
不管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题型怎么变,“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不会变。2015年全国高考15套语文试卷,都对此进行了考查,连多年只考理解、不考文言翻译的北京卷,2015年高考也采用了主观笔答题形式,考查了考生的文言翻译能力。各卷中设题最少的是北京、上海卷,只分别设了一题一句,最多的是天津、安徽、湖南、湖北卷,各设了一题3句,其它皆是一题两句,赋分4分~10分不等。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是翻译的基础,翻译是理解的物化,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实词、虚词的把握及对文言特定句式的识别与理解,而这三块正好对应考纲规定的三个考点: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列出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文言实词则复杂得多,包含诸多文言现象,如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单音节词变双音或多音节词、偏义复词等。
概而言之,“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一考考生语言积累、知识积累的厚积薄发能力,二考考生结合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的理解文言语段、句子的融会贯通能力,三考查考生由古及今的语言转换能力,可谓一箭三雕。
二、翻译的目标、原则与技巧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一种能力,而能力的体现离不开一定的方法技巧,梳理文言翻译的各种方法技巧就形成了实践“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一整套方法。
文言翻译的塞满目标是做到“信”“达”“雅”,在高考紧张的气氛中,首先要落实的就是 “信”与“达”,即忠实原文,争取通达,这也是实施文言翻译的基本纲领,“雅”则可视为是文言翻译的努力方向。
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直译是落实“信”的基本途径,意译则是文言翻译的有益补充。
文言翻译的方法技巧:一一一对译,力求字字落实;二是结合语境,贯通句意;三若直译不通,考虑活用;四是识别句式,准确翻译;五是结合结构,以熟解生;六是瞻前顾后,整合成句。
文言翻译的得分策略:联系上下文,明晰得分点;字词莫遗漏,语句求通达。
三、2015年高考翻译例析
㈠充分运用习得的翻译技巧与手法,向“信”靠拢。
1、一一对译、字字落实。这是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技巧。
高考文言翻译,设题的句子一般不会很难,只要考生能静下心来,逐字逐词,一一对译,就很容易取得基本分。如:
⑴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课程标准甲卷第7题)
【解析】整句不涉及复杂的文言句式,翻译时字字对译,整合成句即可。稍微复杂一点的是“兴军旅”“咨怨”“游幸”“深恐非宜”。一一对译,“兴军旅”就是兴兵动武,“咨怨”就是“嗟叹——怨恨”,“游幸”就是“出游——巡幸”,“深恐非宜”就是“非常——担心——不是——(很)适宜”。
译文:陛下兴师动众,百姓易生嗟叹怨恨。(陛下)车驾出游巡幸,(我)非常担心(这)不太适宜。
⑵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江苏卷第8题)
【解析】遵循一一对译,字字落实,抓住关键词,字字落实,基本没什么问题。“掌”,掌管,主掌;“号”,号称、称做;“法度”,法规、制度,今天也在用,可以照用;“检束”,检点、反省,约束。答好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语境准确使用恰当的双音节来替换原文中的单音节词。
译文: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3)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安徽卷第7题)
【解析】此题可算是送分题,要说模糊一点的就是句中的“三蠹”,“三蠹”见前文“三蠹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概之就是“三种人”“三种社会渣滓”,另“夫”,易游离不译,句中的“夫”是指示代词,译“那、这”。
译文:我担心这三蠹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
2、结合语境,贯通句意。对所选句子进行一一对译后,有时会觉得不明对象或句意逻辑不通,此时就要回归原文,从前后语脉中去找出路。
⑷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天津卷第13题)
【解析】放眼全句,是一个由果溯因的句子,易误译的是“必”,易译成“必然、必定、一定”,结合句际关系,“必”在句中表未然推断,不表已然事实,此“必”当是“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的“必”,果真确实;另外,“曷为”,涉及以“曷(何)”为标志的宾语前置现象,应还原为“为曷(何)”。
译文: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⑸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课程标准甲卷第7题)
【解析】按照一一对译、字字落实,此句基本上没什么难点,但一整合句子,发现少掉了对象,结合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江西省南昌市二模考试数学试卷分析及详解.doc
- 2016届海南省南滨中学九年级物理中招考试复习第一次测评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
- 2016届湖北省鄂东南改联盟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
- 2016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数学参考答案.doc
- 2016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试卷(定稿).doc
- 2016届高三查漏补缺专项检测试卷(理科附加题).doc
- 2016届高三第1次周测卷.doc
- 2016届高三第2次周测(卷).doc
- 2016届高三第3次周测(卷).doc
- 2016届高三第4次周测(卷).doc
- 2016年高考复习:文言句式难点突破练习.doc
- 2016年高考文数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第01期).doc
- 2016年高考物理实验复习考前总结.doc
- 2016年高考理数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第01期).doc
- 201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句式变换专题复习课件(62张ppt).ppt
- 201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共53张ppt).ppt
- 2016年高考语文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第01期).doc
- 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中考第一次调研理化综合测试物理部分.doc
- 2016广东省汕头市中考物理备考策略:实验题(共36张PPT).ppt
- 2016广东省汕头市中考物理备考策略:综合能力题(共27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