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桥工程概论 主讲人:张廷会 建筑工程系 内容总揽 第一章 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运输主要方式 运载工具种类 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第二章 道路发展简史 中国道路发展简史 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第三章 道路工程入门 道路分类 道路的基本组成 道路基本建设程序 重用道路施工机械 第四章 桥梁工程入门 桥梁的组成与分类 桥梁建设与展望 常用桥梁施工机械 第五章 道路新科技 道路勘测新技术 路基路面先进技术 第六章 中国未来公路 第七章 公路工程施工企业 公路主管部门 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资质与等级标准 第八章 公路工程项目岗位 项目负责人 项目管理人员 第九章 专业培养目标及主要课程 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素质要求 主要课程 第十章 著名桥梁 中国名桥 外国名桥 第十一章 中国名路 第十二章 路桥大师 第一讲 路桥大师 一、李春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 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桥身长50.82米,宽9.60米,大拱的净跨度长37.37米,拱高7.23米.中部略窄。 李春纪念币于1987年铸造。 二、桥梁之父—茅以升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结构工程师,桥梁工程专家,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铁道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土力学的开拓者、科普工作者。 钱塘江大桥 1933年至1937年,茅以升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主持修建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开工于1934年,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经过5年的努力,茅以升终于将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建成。 武汉长江大桥 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又接受修建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任务。1955年9月,大桥正式开工,到1957年9月25日建成,比原计划提前一年零三个月。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举行落成典礼。 武汉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钢桁梁桥。上层为公路桥,宽22.5米,其中车行道宽18米;下层为铁路桥,宽18米。正桥长1155.5米,连同两端公路引桥,总长1670.4米。 大桥将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衔接起来,成为我国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并把武汉三镇联成一体,确保了我国南北地区铁路和公路网联成一体。 人民大会堂 1958年在北京修建人民大会堂时,周恩来总理在审查工程设计时指出:“要有茅以升的签名来保证。” 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著有《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 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1917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1919年获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2年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 三、世界奇迹的创造者、著名公路工程专家—李昌源 李昌源1906年7月3日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临峰乡。 1932年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铁道系土木科,获学士学位。 1932-1934年 任浙江省奉化至新昌公路工程处练习员、工程员、副工程师。从事地形测量、康岭大桥改线以及溪口和康岭两座大跨径钢架桥施工工作。 1981年,年已75岁高龄的李昌源到公路规划设计院公路史编辑室任主编,1988年1月31日因病在京逝世 青藏公路—开辟一条通过“世界屋脊”的公路 康藏公路位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艰苦、气候恶劣,且当时由于军事需要未按标准进行测设。 于1954年把公路修到了拉萨。 由于筑路有功,被交通部授予二级劳动模范,1956年被评为全国交通系统的先进生产者。1957年荣获全国测设大会二等奖,并参加了全国政协会议,受到国家领导人和毛主席的接见。 林同炎,美籍华裔结构工程专家。原名同棪,中国福建省福州人。 1986年,美国总统里根将美国最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颁发给林同炎教授(他也是第一位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的华裔科学家), 2000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首届终身成就奖得主,被世界工程学界尊称为预应力混凝土之父。 李国豪是国际著名力学和桥梁专家,男,1913年4月13
文档评论(0)